远山·海阔天空 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355|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美日欧] 美国股市行情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5-8 13:02:21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远山 于 2015-5-9 07:00 编辑

http://stock.finance.sina.com.cn/usstock/quotes/.DJI.html


下图是2004年1月到2011年6月的美股道琼斯指数月k线




下图是2007年12月到2015年5月的美股道琼斯指数月k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5-5-8 13:12:20 | 只看该作者
美股连创新高 全年或再续牛市

2015-02-25 20:57:00新华网


美国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和标准普尔500种股票指数24日收盘再创历史新高,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实现十连阳,纽约股市近日“捷报”频频,华尔街分析人士认为美股今年将再续牛市。
市场人士认为,美联储主席耶伦24日在国会听证会的谈话直接推涨了当天的股市。她说,美联储将根据美国经济发展情况决定何时启动加息,即便修改目前加息前瞻指引中“保持耐心”的措辞,也不意味着美联储会马上加息,这一阐述推升股市上扬。
纽约股市近日的“牛气冲天”让不少投资者深思:这种强劲上涨究竟是昙花一现?还是美股全年牛市的序曲?多数受访分析人士认为,尽管美股前景仍存不确定因素,但整体来看,今年股市牛市将会继续。
美国Cuttone&Co公司高级副总裁基思·布利斯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我们预计今年美股还会温和上涨。”
他说,尽管美联储暗示或将在今年开启货币政策正常化,但近几个季度内不会实施。而且,即便美联储开始加息,只要世界其他主要央行仍明确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加息对美国经济、美股走势的影响也会有限。
希腊债务危机取得进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平复了投资者数周来的紧张情绪。衡量投资者恐慌情绪的芝加哥期权交易所波动指数近日来不断走低,24日比前一交易日继续下跌5.98%,收于13.69,显示市场信心十足。
欧元集团24日发表声明说,欧元区财长经过电话会议讨论并评估希腊提交的改革计划清单后认为,这份清单内容全面且广泛,欧元集团同意对希腊的救助协议延长四个月。
美国知名做市商J.Streicher&Co公司合伙人、纽交所资深交易员马克·奥托告诉记者,此前希腊债务的不确定性仅导致了股市的微跌,短期交易者或许会抛售手中的股票,但这正为长期投资者买入提供契机,进一步推涨股市。
多数公司的第四季度财报普遍好于预期是股市上扬的又一推手。三山资本全球宏观对冲基金首席投资官、纽约大学客座教授陈凯丰认为,投资者受到财报整体好于预期的鼓舞,与此同时,盈利季节结束,公司重新开始股票回购,这些都是助推美股上涨的重要因素。
汤森路透曾预测第四季度标普500成分股的平均盈利增速不超过4%,收入增长低于1%。这份预测根据公司财报的公布情况每日更新。截至24日,已有451家上市公司公布了财报,汤森路透最新预测已将上述两项数据分别修正至6.7%和1.9%。
陈凯丰说,美股总体估值水平正常,同时很多公司在大规模回购股票,结果就是股票投资者持有的股票盈利提升,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诚然,部分美国经济数据的疲弱很在一定程度上令股市承压,并给未来走势带来不确定性。美国全国房地产经纪人协会23日公布的报告显示,1月份美国旧房销量下滑至9个月以来的新低。报告显示,1月份美国旧房销量为482万套,经季节调整并按年率计算后,销售量比前一个月下滑了4.9%。
美国经济研究机构世界大型企业研究会24日公布的报告显示,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在上个月大幅走高后,2月份出现回落。数据显示,2月份世界大型企业研究会消费者信心指数为96.4,低于1月份修正后的103.8。
布利斯也提到:“未来会有诸多因素改变我的判断,但只要美联储不改变预期、公司持续盈利、地缘政治中的热点问题态势平稳,我认为美股今年还会上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5-5-8 13:21:09 | 只看该作者
美国股市暴涨带给中国什么启示?

2014年01月11日01:29 来源:中国经营报
  作为一国最为重要金融市场的资本市场(没有之一)要想服务好一国经济增长和经济转型必须有赖于自身的繁荣和壮大,然而在中国这似乎变成了一种奢望。
  2013年沪指全年跌6.95%,连续四年熊冠全球。而相比之下,美国琼斯指数大涨26%,日经指数暴涨57%。中国股市与发达经济体股市再次走出严重背离和分化,而近期,受到资本市场IPO重新开闸以及资金面骤紧的冲击,2014年开局中国股市再次以暴跌回应。
  事实上,有关是经济增长利好股市,还是股市利好经济增长一直争论不休。股市与经济之间绝对不仅仅是简单的“晴雨表”关系,它对经济也会有反作用。股市健康繁荣,能对经济产生正向推动作用,否则,会产生反向阻碍作用。本质而言,宏观经济与股市之间的关系,就是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之间的关系,对于当前连续四年股市熊冠全球的中国而言,必须深刻反思两者之间的关系:一方面防止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透支和挤出,另一方面,必须让虚拟经济为实体经济服务好,并促进实体经济进入良性循环。
  股票市场一手连着财富创造,一手连着财富分配。股票市场相对其他市场是最市场化的市场,也是最能对货币政策和宏观经济政策做出迅速反应的市场,股票市场可以通过金融资产价格的变化,直接影响到投资者和上市公司的信心进而影响到消费和投资,带动投资消费增加,就业增长,从而促进整个经济的启动,真正使虚拟经济有效向实体经济传导。
  在金融理论中,资本(股票)市场可以通过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联系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货币政策的变化能够通过影响各种金融资产的价格,尤其是股票的价格来影响实体经济,从而实现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这一内在作用机制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被美国经济学家托宾所揭示,被称为托宾Q理论。
  托宾Q理论指出,股票市场是货币政策影响实体经济的一个重要渠道,这个渠道是通过股票价格的变化实现的。股票价格是企业支付给投资者的红利的现值,从理论上讲,红利等于企业资本的边际产量减去资本折旧后的余额。托宾Q理论讲企业股票价格与投资支出联系起来,托宾Q值较大,表示企业资本重置成本低于企业市场价值,即公司发行较少的股票就可以买到较多的投资品,进而促进投资支出增加。当资本的边际产量大于资本的边际成本(包括折旧和企业的资金成本,即市场利率)时,企业就会增加投资;反之,企业就会减少投资。
  托宾的Q理论对于研究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微观传导过程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股价的变化会改变企业的Q值, 从而影响企业的投资支出。货币供应增加(利率下降)→企业经营成本降低→企业利润增加→股票价格上升→托宾Q值升高→投资、消费支出增加→总产出政策,作用于实体经济。
  现实也是如此,自2011年以来美国股市连续三年气势如虹,美联储量化宽松对推动美国资本市场以及实体经济发展效果进一步显现。数据显示,美国2013年第三季度家庭净资产上扬1.9万亿美元,至77.3万亿美元。此数值为自1945年有记录以来的历史最高值。2013年7至9月份美国家庭拥有的房地产价值增加4280亿美元,企业股票和共同基金机制上扬9170亿美元。
  美国货币政策通过资本市场的连续上涨对实体经济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受益于海外市场回暖,以及实体经济内生动力增强,2013年三季度企业的税后利润在GDP中的占比首次突破11%——有数据记录以来的首次,与此同时,企业税收支出同比下降了大约5%,这直接推动了上市公司ROIC(投入资本回报率),奠定了美国股市上涨的微观基础。美国道琼斯指数由2009年3月份(量化宽松政策之前)的6600点涨至2013年年底的16000多点,上涨了1万点。三季度美国GDP增长4.1%,创两年半新高,这其中股市繁荣影响巨大,托宾Q效应真正使得美国资本市场与实体经济形成了良性互动。
  而反观中国,货币政策偏紧以及资金成本飙升直接对股票市场产生重大影响,特别是去年以来,随着央行逐步收紧货币总闸门,银行体系资金面维持偏紧状态,中国国债收益率飙升至近9年以来最高水平。2013年中报情况显示,上市公司利息支出占EBIT(息税前收益)的比重约为31%,ROIC(投入资本回报率)与资金成本倒挂情况严重。
  截至2013年12月31日,在市值缩水前100家上市公司中,国有企业占据八成,A股市场今年市值蒸发前十位公司市值累计蒸发超万亿元,中国石油(601857,股吧)以1930亿元市值蒸发额居首,其次为中国人寿(601628,股吧),市值蒸发1730亿元,中国神华(601088,股吧)排第三,市值蒸发1700亿元,中国石化(600028,股吧)市值蒸发918亿元。货币政策结构性紧张背景下,资本市场不但没有起到刺激企业投资的激励作用,反而对实体产生了负向的“抽血”,实体经济进一步萎缩。
  由此看来,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有助于缓解资本市场资金紧张,恢复市场信心。鉴于美元在决定全球流动性方面的核心作用,一旦掌握全球货币“总阀门”的美联储开始逐渐减少每月的证券购买计划后,全球的货币基数将由停滞转为下降,这是导致国际资本回流的重要推动力,势必导致中国“资金池”水位下降。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货币政策就需要维持适度流动性,股市需要形成适度繁荣,因为只有股票价格上涨才可能依靠托宾Q效应所产生的财富效应和投资效应,有效激励并引导货币通过资本市场转向实体经济投资,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股票市场繁荣不起来,中国经济很难繁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5-5-9 06:54:08 | 只看该作者
美股评论:美股牛市纯粹靠借
2015年05月09日 01:58  新浪财经

  导读:MarketWatch专栏作家亚兰兹(BRETT ARENDS)指出,近五年来,美股大盘近乎翻番,而同时非金融企业债务也近乎翻番,牛市很大程度上都是企业举债回购股票的产物,而债务水平的激增使得企业、股市投资者和债市投资者的风险都大大增加了,一切注定要有总清算的一天。

  以下即里亚兰兹的文章全文:

  或许,那些熊派、那些愤世嫉俗者,那些以让别人扫兴为乐事的人们,其实都错了。或许,眼下的美股并不是一个超级庞氏骗局。

  而是一个仙人摘豆的游戏。

  华尔街上的啦啦队们肯定不会告诉你,但是事实并不会因此改变,隐藏在今天火箭一般窜升的股价背后的,是企业债务的猛增。

  企业相当时间以来都在开动最大的马力借钱,然后用这些资金来回购股票,股价自然也因此被推高。

  豆子从债市的碗底下偷偷地跑到了股市的碗底下。

  分析师们都宣称美国企业现在拥有数额巨大的现金,甚至称其规模是史无前例,可是,法兴证券日前的一次研究分析却发现,事实是,美国企业近年来其实已经“超支”,而且是超支了成千上万亿美元。

  过去五年时间当中,美股大盘几乎是翻了一番,而与此同时,非金融企业的净债务也大致是翻了一番。不消说,两者的增长幅度都超过了利润的60%。

  或者,我们不如说得再明白一点——2009年3月以来,美国非金融企业的现金储备是增加了5700亿美元,但是同期内,他们的债务更增加了1万6000亿美元。

  事实上,根据法兴估算,单单在去年一年当中,债务就增长了大约20%,尽管现金流的增长幅度才只有4%。

  法兴量化策略师拉普索恩(Andrew Lapthorne)在一份新的研究报告中还强调,其实,“那些回购股票力度最大的企业,往往都是销售额增长最乏力的企业”。

  这还不是故事的全部。

  股市上大多数企业的“净债务”数字其实要比许多人可能告诉你的还要糟糕,原因非常简单,少数企业确实拥有数额惊人的现金储备,比如苹果(127.52, 2.26, 1.80%)(AAPL)就是最为人熟知的例子,而这样很自然就会对总体数字造成相当程度的扭曲。如果你将这些企业从计算中排除出去,那么余下的部分,其画面将变得丑陋得多。

  当然,有人可能会试图说服你,告诉你这些净债务如果拿来和资产价格比照观察,就会显得没那么糟糕了,但是这样的说法,其实更加值得警惕。历史告诉我们,在繁荣时期,这些比率看上去都会相当不错,因为资产价格毕竟很高。

  可是,当好运的潮水退去,资产价格是会随之退潮的,但是债务不会,其价格依然会保持之前的水平。这才叫做名副其实的“水落石出”。

  根据联储的数据,目前美国非金融企业的债务相对于其资产净值的比率为37%。要说起来,这一比率比起2009年45%的峰值还是低了一些,可是,这依然高于上一轮繁荣周期中的峰值,即2007年的34%。

  不必说,那么多企业都在拼命借钱,这件事本身倒不难理解。

  现在,借钱的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由于联储的长期低利率政策,储蓄者已经由抓狂变成绝望,为了获得收益,他们什么都顾不得了,企业债券的收益率再低也不乏问津者。穆迪的数据显示,1月间,信用等级BAA的企业,债券收益率整体为4.29%,史上最低。(BAA为投资等级评级当中的最低一档。)要知道,2000年5月,这些债券的收益率曾经达到过9%。

  企业的首席执行官们当然有足够的理由通过回购推高股价,因为这也会让他们自己大发其财。他们薪酬奖励计划当中的目标,常常都是与企业股票的总体报酬率有关。他们薪酬计划当中的最大部分,常常都是来自受限制股票与期权。总之,借用别人的钱来推高股票价格,对他们来说可谓是有百利而无一害,天经地义的选择。

  那么,这对于千千万万的普通投资者,又意味着什么呢?

  老话说,“趋势是你的朋友”,或许这个游戏还将继续进行很长时间。每一位试图预测下一次股市盘整时间的人都可能会落空,成为世人眼中的傻瓜。

  可是,债务水平的增高必然意味着风险的增大,这变数是切切实实存在的,谁也否认不了的。最有趣的问题是,股市投资者和债市投资者,到底谁肩膀上担着的风险更大呢?

  时间终会给出答案。(子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5-5-9 06:56:02 | 只看该作者
美股评论:熊市的三种可能
2015年05月06日 02:36  新浪财经


  导读:MarketWatch专栏作家辛西尔(MICHAEL SINCERE)认为,考虑到牛市持续的时间,投资者过于乐观,抱持虚妄希望的情绪,美股完全可能在不久之后迎来盘整,甚至是熊市,因此投资者最好尽早兑现一部分利润,他还列出了三种熊市可能开始的方式。

  以下即辛西尔的评论文章全文:

  现在,很少有人相信美国股市已经处于泡沫之中。毕竟,我们一直在持续刷新历史纪录,一群又一群分析师纷纷登上电视屏幕,宣称牛市只是刚刚开始,而且根据各种情绪指标,投资者志得意满的感觉也是历史性的高水平。遗憾的是,许多投资者都相信联储随时都会来救市,因此,任何一次走低都意味着买进机会的到来。

  几乎没有人相信市场处于危险之中,而这往往就是市场最危险的时刻。

  许多人都错误地以为,所谓市场泡沫都是吹得快破得快。可事实是,真正的泡沫往往会持续很长的时间,当然,上涨的时间越长,积累的压力越大,破灭时的冲击就越可观。

  为了更多地了解这些泡沫,我日前采访了股市专家库克(Mark D. Cook),我和他合著过《做好熊市求生准备》(Prepare Now and Survive the Coming Bear Market)一书。

  几个月以来,库克一直在发出熊市将至的警告。“牛市已经是强弩之末。”库克认为,“2015年至今,我们连2%的涨幅都不曾获得。如果这是个强大的牛市,我们应该看到多次狂热的涨势和可观的成交量。可事实恰好相反,交易稀薄,涨势冷清。现在可谓万事俱备,只欠股价暴跌了。”

  如果库克的判断正确(我相信是正确的)的话,哪怕市场可能还有一点上涨的空间,将全部资金都投入进去也是一件危险的事情。尽管谁都不愿意相信将会发生严酷的盘整,甚至是崩盘,但是对可能到来的麻烦,我们都必须提起足够的警惕。我们应该明白,下面将提及的三个因素,任何一个都足以导致相同的结果,即大盘悬崖跳水,差别只是到底通过哪个而已。

  库克解释说,当市场处于泡沫当中,我们会看到以下三种情形。

  1. 虚假突破与信心丧失

  这种情形之下,泡沫会造成一个史上新高,但行情随即就反转过来。“市场会缓慢形成一个更高的高点,但只能是略高一点点而已。”库克解释道,“成交量不会跟上,也说不上有多大的热情。投资者对此并没有怎样特别的关注。于是,市场会开始下跌,但跌得也非常缓慢。”

  尽管市场持续走低,甚至造成了相当的损害,投资者依然抱有希望,相信它会迅速反弹,但反弹并没有发生。市场可能是退三步,然后进一步。这会让投资者非常苦恼,因为他们原本希望涨势能够将市场带回之前的高点,但是却未能如愿。牛市年事已高(比如现在已经六岁多了),因此很难扛住各种挫折,最终便会遭受永久性损害。

  2. “黑天鹅”

  这种情形之下,某一出乎任何人意料的重大变故突然发生,让市场遭到决定性的打击。“这是一种由新闻导致的灾难。”库克解释说,第一种情形之下,市场需要很长时间去下跌,而这第二种不同,下跌将是非常迅速而猛烈的。一旦这样的情况发生,个股和大盘的下跌都将是加速度的。“真正有趣的地方在于,这恰恰是大多数投资者相信会发生的事情,而这在我看来,反而说明情况的发生可能并不会像他们想的那样。”

  通常情况下,出乎所有人预料的消息会让大家都回到现实中来。因为当前的市场已经如此脆弱,坏消息完全可以将主流指数推落悬崖。

  如果这种局面到来,在最初的一周或者两周时间之内,市场会迅速下跌,然后开始反弹,回归到接近曾经高点的水平,然后像1987年10月那样彻底崩盘。库克介绍道:“在1987年,联储于9月改变了他们的政策,开始加息。这就像是对牛市举起了屠刀。市场试图反弹,但是成交量太过疲软,已经没有了能量,恐惧彻底取代了自满。”

  3. 缓慢与痛苦

  这种情形之下,市场是缓慢被侵蚀的。这种情形是出现在一段市场幅度狭窄,波动低迷的时期之后。“市场开始时,是以缓慢的速度走低。”库克解释道,“投资者不会立即感受到巨大的痛苦,但是元气就是这样一点点耗尽。外部看来,市场似乎还健康,但是在内部,其实已经极为虚弱了。考虑到这样的熊市往往会持续很长的时间,这可能是最坏的一种结果,损失的点数也最多。”

  库克介绍道,我们1960年代就遭遇过这样的行情。当时,投资者纷纷去找他们的券商,希望能够迎来一场涨势。“可是涨势从来不曾来到。”库克回顾,“市场和他们开了一个大玩笑。标准普尔500指数要下跌20个点,才能上涨2个点。市场从来不曾上涨到能够让你全身而退的水平。你总是等不到出口。每一天,局面都在一点点地恶化下去。”

  一旦这一幕成为现实,那些百分百投资的人们就会发现,尽管自己曾经以为能够撑得住,但这痛他们根本受不了。当他们最终咬牙割肉时,很可能已经损失了投资组合的一半。“这种可怕的熊市可以持续很多年。”库克支出,“伴随市场持续下跌,大众会越来越憎恨市场,唯恐避之不及。这样的环境中,只有交易者才能存活下来。想要最终止血,需要非常长的时间。”

  那么,我们未来可能的熊市,到底会是哪一种呢?库克没有给出具体的回答,只是建议大家去研究一下原油(59.47, 0.53, 0.90%)和黄金(1187.30, 5.10, 0.43%)曾经发生的故事。他告诉我们,泡沫几乎都是一夜间突然就破掉了。

  如果你觉得前面三种情形中的任何一种可能会在不久后成为现实,那么现在就该兑现一些利润。一旦泡沫破灭,熊市被确认,再想避免损失就难了。考虑到市场上现在压倒性的希望和自满情绪,上面某种情形发生的可能性真的不小。(子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远山·海阔天空 论坛  

GMT+8, 2025-5-10 07:18 , Processed in 0.05014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