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山·海阔天空 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28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京津冀一体化] 终于等到你 5个数字看懂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5-7 09:18: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远山 于 2015-5-7 09:19 编辑

终于等到你 5个数字看懂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
2015-05-07 08:45 搜房网综合整理

千呼万唤始出来,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终于在4月的最后一天揭开面纱。规划纲要之所以重要,是因其具有指导作用。如今,随着总规的水落石出,京津冀三地终于开始“正大光明”的行动起来。

4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了《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从去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听取专题汇报,到现在中央政治局会议批准规划纲要,一年多的时间,京津冀协同发展即将完成顶层设计,实施这一重大国家战略的主要着力点也逐步清晰。下面,搜房网从众多京津冀一体化的概念中,选出几个阿拉伯数字。我们就从这几个数字入手,一起了解下姗姗来迟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

1个核心: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

“实施如此重大的国家战略,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必须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因此会议确定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核心是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主任张占斌对媒体说。

实现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首先要明确什么是首都功能。去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考察工作时提出,要明确城市战略定位,坚持和强化首都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功能,深入实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努力把北京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

“一个浮肿的巨人,必然是步履艰难,很难走远的。北京要轻装上阵,有些优质资源就要到河北天津去配置,产生更大的效应,发挥更大的作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日前指出,“四个中心”明确了北京的功能定位,而从实际情况看,北京承担了太多功能定位之外的功能,已经到了非疏解不可的地步。“疏解非首都功能,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中之重,也是我们的必由之路。”

3大领域率先突破

2014年12月,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推进会议上张高丽副总理强调:加快推动交通一体化、生态环保、产业转移三个重点领域率先突破。第一,交通一体化。京津冀轨道交通互通程度明显低于长三角和珠三角;首都机场的利用率高达96%,而天津机场的利用率不足50%,石家庄机场的利用率则仅为28%。未来,轨道交通网络建设是突破口。第二,环境治理。根据环保部数据,2014年空气质量较差的前10位城市中,京津冀占8席。环境治理迫在眉睫。第三,产业转移。主要是首都地区的产业疏解及天津、河北两地的产业承接。总之,京津冀的协同发展将助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同时也为区域内相关企业带来历史性发展机遇。

依据上述分析逻辑,重点寻找交通一体化、环保治理和产业转移三大领域带来的投资机遇。我们认为,受益层次有三点:一是交通一体化与产业转移带来的土地重估、基建投资和运营,关注地产、交运、基建、建材等;二是环保治理要求下具有区域优势的环保企业;三是京津冀一体化逐步实现后带来的区域消费能力的提升,而河北作为产业承接方,其未来提升空间也最大。

5条协同发展产业带

在产业创新行动中,《方案》指出,推进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应率先突破,着力打造五条协同发展产业带。

建设京津廊高新技术产业带,重点发展电子信息、高端装备、航空航天、生物医药等;建设沿海临港产业带,重点发展精品钢铁、成套装备、现代石化等;建设京广线先进制造产业带,重点发展汽车、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建设京九线特色轻纺和高新技术产业带,重点发展绿色食品、纺织服装、智能制造等;建设张承绿色生态产业带,重点发展农副产品加工、清洁能源、尾矿利用、新材料等。

6年投入42万亿元

据财政部测算,京津冀一体化未来6年需要投入42万亿元。不少机构认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如今规划出台,这将给房地产、建材、环保等板块带来确定性投资机会。

中金公司认为,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的基础在于整个区域的互联互通,包括高速公路、铁路、飞机、港口等等一切有关交通运输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京津冀地区区域互联互通等基础设施完善和提高的空间还非常之大。交通一体化是京津冀区域一体化在资源、环境、产业、人口等其他方面实现一体化构想的基础,也是目前推进速度最快的一体化措施。

也有市场分析人士认为,京津冀协同规划作为高层力推的国家级区域规划,将带来巨量投资,也将极大地改变目前京津冀三省市的产业格局,相对落后的河北、天津两地无疑将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10个产业创新联盟

围绕优势产业,以关键技术突破和标准创制为切入点,完善、组建10个重点产业创新联盟。

推动以英利为依托的新能源应急产业创新联盟、以沙河玻璃研究院为依托的玻璃产业创新联盟,和以承德固废研究院为依托的尾矿资源综合利用创新联盟等加快发展,建立以保定汽车、曹妃甸精品钢铁基地、邢台晶龙、石家庄和安国中药、保定标正和河北汉智等精密机床企业、中电科五十四所、十三所等为依托的产业创新联盟。

在建立产业创新联盟的同时引进国外创新资源。积极推进关键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鼓励省内企业与国外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合作,以欧盟、美国、日本、韩国等为目标区域,通过购并先进技术团队和公司、设立研发基地等多种方式,建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生产基地,在关键和核心技术、装备、工艺上寻求突破,形成新的竞争优势。

(搜房网综合整理北京商报、河北日报、河北青年报、证券市场周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远山·海阔天空 论坛  

GMT+8, 2025-8-7 17:38 , Processed in 0.04358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