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山·海阔天空 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60|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股评] 华泰罗毅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8-3 21:49: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5-8-3 21:52:13 | 只看该作者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5570a20102vlas.html


央妈不懂爱,快来买白菜+近期电话会议汇总 (2015-08-03 14:05:27)转载▼
标签: 股票 金融        分类: 热血分析师专辑


央妈不懂爱,快来买白菜(8月2日电话会议)




罗毅:周末出台的重磅政策其实是延续前面十部委对于整个互联网金融的指导意见。总之一句话“各司其位”,作为金融行业的分析师来说,总结就是——央妈不懂爱,快来买“白菜”,白菜指大金融的股票,毕竟还是很便宜的。我们还是坚持一个观点,正规金融和互联网金融应该是相辅相成、互动的过程,未来会得到更加紧密的合作,无论存管、P2P还是支付都会是这个方向。此时不妨思考一下传统金融机构——金融、保险、证券如何和互联网企业更好的互动,只靠互联网或只靠传统金融未来都是不行的。










如果我们从股票的角度出发,可以把握市场的预期差,大金融是非常值得战略性配置的行业。实际上我们可以看到最近出台的,无论是央妈的支付新规,还是十部委的指导意见,还是刚刚出台的互联网保险管理办法,还是对HOMS系统的清理,整体总结就是,大金融实际上最近获得一系列持续性的政策红利。从估值来说,传统金融机构估值都在7到15倍的动态PE,1.到1.5倍的PB,值得战略买入。银行主推招行、光大等,保险是国寿、新华、太保、平安,证券是一直推荐的“新大招”。










央行7月31日发布《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对网络支付进行了限额管理,规定每个客户的第三方支付账户每日累计金额不能超过5000元,对综合类支付账户、消费类支付账户分别规定的年累计20万元、10万元限额。同时,其中第三方支付账户余额仅指存在于第三方支付公司的虚拟账户,《办法》对于第三方账户开立、转账都做出严格的限制。未来支付机构的“互联网+”道路将迎来一定考验,进而对互联网金融行业产生深远影响。规范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重在防范支付风险,明确金融牌照各自的定位。










正视“支付”与“银行”的本质差别,鼓励支付机构发展通道业务,促进金融行业规范化。自央行颁发《支付业务许可证》以来,累计有270多家第三方支付机构获得牌照,基于云数据技术的业务模式在监管上难度较大,违规风险随之增加。此次《意见稿》从高层意志上区分了支付机构与银行机构的差异,防止支付机构出现“银行化”、“银联化”,实质上积极巩固了银行体系在金融行业中坚不可摧的信用交易地位,鼓励支付机构可大力开展通道业务。利于维护金融行业稳定、长期健康发展。










维护支付-清算二级体系秩序,防范支付的系统性风险。银行、商户与消费者间形成支付结算关系,银行间形成清算关系,两个层次彼此分明,相互衔接。清算体系是一个由央行控制的非盈利性后端服务平台,防止支付机构“银行化”是为保证清算体系作为金融基础设施在运转上的稳定、高效和安全性,从而进一步维护支付体系的安全,防范系统性支付风险,保障公众支付的权益。










明确第三方支付定位,强化支付风险控制,价值降低。明确支付账户里的钱不在存款保险制度覆盖范围内,极大限制第三方支付的功能,业务模式回归单一,降低价值。意见稿规定支付机构不得为金融机构以及从事信贷、融资、理财、担保、货币兑换等金融业务的其他机构开立支付账户。第三方机构为大宗商品交易市场、P2P、众筹平台进行资金托管服务模式将受到极大约束,单纯支付通道地位短时间内无法为第三方机构提供更多的利润增长点。










三方支付机构资金沉淀受限,理财模式遇冷。大额消费将不能走网络清算通道,需要回归银联,直接减少支付机构的资金沉淀;同时意见稿要求每个账户的开立需采用3~5种以上方式进行交叉验证,增多验证程序将使支付机构丧失大量潜在用户。第三方机构收入规模将呈现下降,依靠理财销售业务盈利的空间变小。





创新性支付未纳入管理范围,未来发展有空间。相比去年央行下发的《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草案中叫停二维码支付等面对面支付的条款,此次《意见稿》并未涉及,一方面为创新性支付的发展留有一定空间,另一方面显露政府鼓励第三方支付机构引领金融创新发展的政策意向。







P2P行业开始洗牌,互联网金融暂受限。近期《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已经明确P2P托管业务由银行开展;办法出台后此业务将从第三方支付机构完全转移至银行,接入银行系统的使用效率暂不明确,但是对于P2P机构在资质、渠道资源、盈利能力等方面的门槛大大提高,成本承受力受到挑战,小规模的P2P平台或将直接面临洗牌,巨型P2P及国有背景P2P平台将逐渐浮出水面。




不抛弃,不放弃-大金融7.27暴跌电话会议纪要





罗毅:大家好,今天市场又出现暴跌,尤其是金融股出现了罕见的集体跌停的情况,尤其是除了银行股之外的金融股,基本都处于跌停。我们今天开这个电话会议的目的就是想告诉大家,第一,为什么会跌停;第二,短期怎么看;第三,对未来的大金融行情,中长期怎么看?



先说个结论:不抛弃,不放弃!大金融挺住!行业排序:银行,保险,证券





首先说一下今天的情况,确实有点出人意料,我们认为国家队不会简单退出,所以我们在6月底市场最恐慌时,给大家建议的是“开盘就买上证50ETF”,如果按照我们的策略,到今天收盘收益也有非常可观的10%多,彭博后面也写了一篇开盘就买上证50ETF的文章。而今天回头看一下,三大期指里也只有IH(上证50)期货是没有跌停的,尾盘收回来些,这也算一点安慰。





  


今天为什么跌这么多?我觉得有以下几个原因造成:



1.   


现在市场有传言救市要退出,尤其上周IMF建议要退出救市,很多投资者比较恐慌,人一恐慌,就会做出很短视的行为,例如不问价格拼命卖出获得流动性,又造成踩踏,至于是被动还是主动,我就不好揣测了。我可以确定的说,目前这个时点,国家队大概率是不会退出救市政策的,因为决战根本没打完,我们昨天也写到,现在决战大金融第二阶段也就刚刚开始,别太乐观。为什么没打完?因为从之前看中央总动员的阵势来说,空方的来头应该不会小,目标并不仅仅是股市,或许还有汇率,A50期货,大宗商品等,而且在我们《决战大金融,战略分析,战力分析,战局预测!》报告中,对空方的战略早就说的很清楚,变化多端,翻云覆雨。所以此时多方应该看得很明白,不可能简单退出,而要做好扎硬寨,打呆仗的准备。





2.   


证监会晚上说要查铭创,同花顺里面配资违规的事情,也可能引起市场对场外配资存量部分的担忧,市场有些传言很不靠谱,过度夸大股市融资体量,我们华泰大金融团队预测,在这轮调整后,大部分不合规的场外配资已经被清理。真正不合规的融资体量已经不大,不要恐慌。我们在6月4日的电话会议中已经说得很清楚,不要对场外配资抱有过于侥幸的心理,一定是要重点清理的,现在这个时点,这个观点不变,监管层也是按照这个预测在进行。如果个股买入资金的主要来源是场外配资,那么风险应该较大,而不应该是依靠正规融资渠道买入为主的蓝筹股。据草根调研,场外配资买入蓝筹股的概率很低,所以如果说查场外配资引起金融蓝筹的暴跌,那只能解释为恐慌或者流动性等其他原因了。





3.   


今天大跌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新加坡A50期指交割日的临近。7月的A50期指交割日在7月30日。我们在“决战大金融”中讲过期指交割日很重要,而在国内市场,其实我们对于期货市场的监管和管理是比较严格的,因此在护盘措施出台后,市场在7月10日基本稳定了,之后真正到7月17日国内三大期指的交割日,反而投资者情绪已经恢复和乐观,所以国内的决战第一阶段是胜利的。但对于海外新加坡的A50来说,我们是没有办法用特别强的行政干预手段,毕竟不是在中国大陆境内,海外如果要有做空力量的话,我们判断,期货的攻击点会集中在新加坡的A50,而真正在国际市场说的期指交割日效应,实际上讲的就是新加坡A50的期指交割日。再次说7月30日是A50的期指交割日,今天市场走势,最先跌的不是A股,是H股,H股先跌,H股很多的券商一开盘没多久开始迅速的下滑,跌了5%以上,A股之后开始跟上,最终大面积跌停。





4.   


空方选择目前这个时点重新卷土重来是很聪明的。第一多方力量经过两周的攻势,实际上已经积累大量的获利筹码,个人投资者又开始在个别炒作股上活跃,而美国的加息疑云,加上大宗商品近期的下跌,同时中国经济数据还没走出低谷,人民币远期汇率承压,此时是很适合再发动新一轮空方攻势,所以近期从海外舆论还是国内舆论,突然看空的声音多了起来,而谣言也多了起来,例如说证金公司要退出,保险要退出,其他救市政策要退出等等,我可以确定的说,这都不是真的。这些谣言为什么能出台?或许不能忽略背后力量的博弈。我上次也说过,这次决战绝对不是像很多人想的,打了几天就结束的,一直在建议投资者一定要抓紧时间,研究手里的个股。不管如何,空方想要的,我相信主方向还是下跌,而且空方是耗不起的,因为资金成本高,内部结构松散,所以往往要在一段时间中尽可能集合起庞大力量,这才有今天大金融蓝筹集体跌停的情况,只要顶过这段时间,相信大金融大蓝筹还是可以实现我们的目标上涨。





短期后市怎么看?因为决战第二阶段刚开始,不要盲目乐观,第二阶段的难度可能更大,像A50、人民币远期汇率、大宗商品,包括双方博弈的力量也会更加强,但多方必胜,不要恐慌,胜利的顺序应该是IH(上证50),之后是IF(沪深300),之后是IC500。为什么?因为上证50上空方筹码最少,虽然先砸,但是多方有足够的流动性可以托起,之后进一步激活市场的力量,让市场资本自己判断估值,托起IF和IC。上一轮6月以来,也是大金融蓝筹先跌,但是大金融蓝筹最先企稳,尤其是其他股票连续跌停,大金融蓝筹还是涨的,所以才有段子说5000点买的大金融股,在3500点解套了。我觉得未来三个月大金融蓝筹能顶得住,不要悲观,不抛弃,不放弃。





我个人认为国家的救市退出不会这么快,因为我们看回香港当时在1998年8月救市,买了那么大体量的股票,也没有说一个月以内就卖掉,而是最终成为了盈富基金,这样才可以稳定市场。在这个时点,尤其是大博弈刚刚开始,国家队是不可能撤的。所以未来短期还是坚持我们上一次的策略,“开盘就买上证50ETF”,或许又有不错收获。





A股我们要想护住其实是不难的,我们讲过金融的战力分析,无限流动性的供给决定我们在蓝筹股上是肯定不会败的,这个我觉得肯定是这个大的方向。但是对于有一些缺乏流动性的小的,没有估值的,纯属讲故事的股票要小心,不是涨停就是跌停,想买买不到,想卖卖不出。现在可能不一定跌得多,未来如果流动性的压力逐渐蔓延,这些小股票才是大家真正要担忧的地方。我判断,未来半年,应该说还是要以大盘金融蓝筹为首选。





中期催化剂:人民币国际化



我们知道习大大要在9月份访美,我们判断,很有可能在这个时点上,人民币国际化力度会加大,如果人民币国际化的力度加大其实最有利的还是金融股。其实近期人民币国际化力度也是不小的,例如在7月3日把QFII额度提高到1500亿美元,同时在7月14日银行间市场对于境外央行的准入制度从审批制变成了备案制,这个也是人民币国际化标志性的事件。未来人民币国际化不会停,因此大盘蓝筹,尤其是金融大盘蓝筹,随着国家队,海外机构,国内机构,国内中等风险偏好投资者的风格变化,应该是可以获得资金的持续青睐,所以大家没有必要太过恐慌。确实今天大金融,上证50也跌得比较多,我觉得应该是短期极端现象,很快就可以企稳,甚至上涨,中期还会有不错的涨幅。





另外一个中期催化剂是国企改革



最近我们了解很多国企改革趁着这轮股价下跌在进行国企改革,像不少银行正在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而很多证券公司都在H股积极增持,就算被套,好像也义无反顾。保险公司的员工持股也在推进,这些国企改革措施都在提升投资者的长期信心。





人民币怎么看?2013年6月的时候我和很多机构投资者说不要移民,移民之后不一定好过,很多人听不进去,出去以后现在有点后悔了,因为这两年以来,A股还是涨了很多,同时海外褪去最初的神秘,也变得并没有那么吸引。虽然现在人民币离岸市场有些贬值预期,但是我认为人民币不具有大幅贬值的可能,因为此时人民币要国际化,维护稳定是很重要的,同时如果平稳度过这段大博弈期,那么之后中国的改革会重点推进,中国内生增长动力逐步增强,自然给人民币提供坚实的基础,就不用再说一带一路,亚投行等全球布局了。





资本市场在这个时点很关键,第二阶段博弈在加剧,我们要有信心,如果对个股希望有更多支持,可以多和我们交流,有个建议就是不要买市盈率太高的个股,在大金融领域,最好买15年动态PE30倍以内的个股,就算是外延并购,也要多关心下产业整合能力,将来必然是个股为王。对于大金融来说,只有六个字,不抛弃,不放弃。行业排序:银行,保险,证券。感谢!


林博程:感谢罗总,我是华泰证券的银行业分析师林博程,我分享一下接下来对银行的观点,今天大跌以后,又和以前的形势接近了,从整体的行业配置来讲,银行还是会起到稳定护盘的作用,上一轮的波动银行是中流砥柱,这一轮上证指数也好、沪深300也好,银行作为接近20%的权重股,国家队护盘银行还是非常重要的筹码。这种情况下,银行的相对收益是有保障的。


   
从本身的行业角度出发,其实银行上半年整体以来,我们看到最近一轮的估值PE是7倍多一点,PB是一点零几倍,这个估值是很低,主要受到利率市场化、行业的改革转型和整个行业2014年到现在的不良缓升格局的影响,现在价格都是在银行负面预期对估值影响比较充分的体现。不管从哪里来看,特别是个别优秀的银行股价绝对是低估的。现在往后看,银行还有比较好的看点,除了护盘,银行下半年还有20%到30%的正向的绝对收益。


   
一个主要的看点是国企改革,之前交行本着整体国企改革方案获得国务院批准以后,其他的股份行和国有控股的城商行未来也要做国企改革,这是行业大的趋势。国企改革对于行业来讲,大家很多人觉得银行业已经这样了,再怎么改也没有太大的作用,其实不是这样的,整个行业,包括一些大行和股份行、城商行,整体来说有很高的提升空间,国内的银行整体来说运作机制还是偏官僚,偏保守的,我们有很多金融创新,很多新的产品、新的业务模式,理论上来讲都应该由金融核心的企业来发起的,包括银行、券商、保险,经过这几年来看,至少银行来看,创新已经进入了一个瓶颈期,不可否认部分市场化的银行做得比较超前,但大多数的银行反应速度还是偏慢的,这个时候如果有国企改革,加上混合所有制,理顺股权关系,加入市场化的高管人才的选聘机制,加入好的员工持股和股权激励机制,我们认为银行业整体的运转效率也好,整个金融创新也好,都会迈上新的台阶,特别是整体行业在利率市场化改革,运营差异化加剧的情况下,未来肯定是会再继续涌现出一些非常好的银行。国企改革对于银行业来讲是注入了新的活力。


   
另外,很重要的是债务置换,包括地方版资产管理公司的推进,这个对银行业来讲是非常有意义的,因为对银行来讲,这两年最大的风险点还是在于不良资产的处置,怎么成功的在利差收窄、不良风险释放的情况下能够生存下来,能够维持自己过去的高盈利能力。今年整体到期的政府债务大概是1.8万亿,现在已经有了2万亿的额度,还有1万亿在准备,整体3万亿的债务置换额度,对银行来讲,虽然说现在不是特别明显,但是中长期的情况来看会助推银行整体的资产负债结构的优化,因为银行体系中涉及到地方政府平台的债务的银行贷款大概占比20%到30%。所以地方债务风险的解决,对银行估值来讲是重要的正向催化。


   
另外一点是地方版的资产管理公司的陆续推出,原来我们国家是直营的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主要是做大行的不良资产业务,而对于股份行、城商行、村镇银行,来说要做问题资产出表,要做不良资产处置的手段还是比较欠缺的,地方AMC的推进就可以为这些银行提供重要的资产处置工具,这也是有利于银行的估值修复。


   
还有就是混合金融和地方金控平台的搭建,对于银行来讲也是比较有效的催化剂,大家都知道银行现在在这样的经营状况下,如果能给他增加更多的金融工具,增加金融牌照,以银行为核心打造金融运作平台,形成协同效应,这不管是对估值也好,对银行的具体经营运作都会有正向的促进。从这几点来看,下半年行业还是有不少可以期待的地方。


   
个股的选择上来看,从国家队护盘的角度来讲,如果是在振荡情况下,大盘还在选择方向的阶段,还是以大行的配置为主,国家队出手还会选择大行,盘面上看今天的工行跌得也是比较少的,而大行里面主要还是中行、工行、农行这样的标的为首。中长期配置的角度,还是要选择改革走在前沿、走在市场的前列,总体的机制比较灵活的银行,像宁波银行、兴业银行这样的标的,还有不良率良好,资产质量比较优质的,业务布局比较优异的,像北京银行这样的标的。另外国企改革中比较好的像交通银行、光大、华夏这样的标的。当然这些配置还是要以自己本身的风险偏好来进行匹配,有些大行更加适合长期资金更加稳健配置的,中小行可能更适合一些风险偏好稍微高一点的投资者来进行配置。




沈娟:大家好,罗总对整个大金融板块未来的策略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我分享一下非银的观点,近期大盘又出现大调整,尤其今天整个券商股出现整体跌停的状态,我们今天走势有些超预期,后市不应太悲观。短期我们相对看好保险板块,保险既有政策面的支持,还有业绩面支撑,保监会公布了《互联网保险的管理办法》,体现了监管层对正规金融是呵护的态度,对互联网金融未来的发展更多是向正规保险公司倾斜,而对于互联网企业进入保险是设置了条件和门槛,办法的重要方向是鼓励传统的保险公司拥抱互联网、借力互联网方面的优势,推动行业的发展。未来看整个保险行业有持续的政策催化,健康险和养老险递延政策将陆续推出,对整个行业具有良性支撑,保险无政策利空,是比较安全的。


同时从业绩和估值来看,大家很担心后续整个市场出现大幅度下调,保险的投资收益会出现比较大的下降。保险公司的投资标的是以价值投资为主,相对布局较早,实际投资收益影响不大,更多的是短期影响,但中长期看保险公司投资收益有保障。已公布的中期业绩快报看,保险公司业绩增速较高,全年业绩又保障,当前板块估值处于较低水平,安全性高。


  
同时,保险作为大金融板块重要子板块,在整个国家战略里也是非常重要的,救市的过程中,保险作为质优价低的优质蓝筹标的,是国家队的优选,也对市场有很重要企稳作用,我们认为保险行业不用过度担心,如果出现大跌的时候可以配一些保险。标的上建议关注:中国人寿、新华保险、中国平安和太保


对于证券板块,当前证券板块受到整个市场影响很大,是做空力量的主要切入口。市场对未来A股比较悲观,导致整个证券板块就会受到很大制约,短期证券板块面临相关的利空因素的制约,但中长期看,整个资本市场的市场化改革方向是不会改变的,整个行业的发展还是向上的,短期更多是受到市场因素和情绪各方面的影响,导致整个板块下跌比较厉害。但证券板块是中长期的较好标的,行业未来制度改革的诸多催化政策还没有落地,发展的空间很大。我们认为后市逐步企稳下,证券板块可以逐步配置。券商标的建议关注:业绩具有稳定保障的,业务平衡的大券商中信、海通,中型券商关注国企改革预期的光大证券。


另外,我们挖掘在国企改革,金控方面做得比较领先的标的。渤海租赁外延式发展持续,同时向多元金融转型,业绩可保障,业绩稳定,成长性较佳的标的。中航资本在金控做得比较领先,创投模式是新亮点,有稳定的业绩支持,成长性空间较大。


罗毅:现在市场有传言,A股有7.5万亿融资盘,这是瞎扯的,股市融资通过能有2万亿已经算是不错了,所以大家不用恐慌,觉得还有很大体量的资金要外流,我判断整体来说,融资融券还是可以的稳定的,我们可以看它能不能稳定,稳定以后融资融券在1.5万亿,慢慢有所上涨,通过这一轮大家也变得非常理性,还是希望能去买低估值、高成长,产业资本增持的个股,未来有望参与区域调研,大概就讲这么多。




主持人:谢谢各位。我们下次再见,现在是最困难的时候,希望能坚持下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远山·海阔天空 论坛  

GMT+8, 2024-6-2 16:11 , Processed in 0.047227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