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山·海阔天空 论坛

标题: 中国中车 [打印本页]

作者: 远山    时间: 2015-6-13 09:28
标题: 中国中车
本帖最后由 远山 于 2015-6-15 10:53 编辑

http://finance.sina.com.cn/realstock/company/sh601766/nc.s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fd3f2570102vyud.html


从中国中车走势看A股炒作逻辑
〖特别声明:本文试着以中国中车为例,解剖分析一下重大购并股票在A股的常规炒作路径,不作为对个股的推荐〗
    截至今天,中国中车从最高价已经下跌近38%,也就是说几乎达到了牛市回调的黄金极限0.382,但似乎还没有要趋稳的意思,在大盘屡创新高的大牛市中,如果你的账户却缩水30%,那真是欲哭无泪,很多人说怎么会这样?当然感到奇怪的多半是新股民,因为这次中车的炒作路径非常老套,老股民套牢的应该非常少。央企合并在A股市场也并不是第一单,前面有申万证券和宏源证券的合并,他们的走势如出一辙。
中车炒作从6元以下起步,第一步炒到14元多,停牌前连续6个涨停板,第二步炒到39.47元(改名复牌前),现在跌到25元以下。最大日成交量497亿。
宏源证券从8元起步,第一步炒到13元多,停牌前连续6个涨停板,第二步炒到43元(改名复牌第一天),最低跌到约30元。最大成交量238亿。量缩至20亿以下触底反弹,将近半年时间过去了还没有收复失地。
从以上看可以得出如下几个结论:
1、宏源证券炒作极限是合并更名复牌第一天,给中车炒作主力的启示是必须在更名前结束战斗;
2、炒合并就是炒合并,既然合并已经完成,炒作就自然结束了,至于合并后的效果那属于炒业绩范畴,这轮牛市还处于炒长胖阶段,还没有到炒身体素质阶段,所以合并后的炒作将遵从业绩炒作规律。当然如果还有更大的购并重组,那还可以继续炒长胖。这也是当中车公告获得百亿订单时,市场毫无反应的根本原因;
3、一个股票题材炒作已经结束,即风口不在时,如果还带着暴涨的心态买入,注定是不能如愿的,看中车连续放量下跌,后面的每一次反弹都会成为一些人争相逃命的机会,所以不出意外中车会有一个漫长的量缩过程,第一次进场博反弹的机会应该在日成交量达到100亿左右时,再次重点布局要在日成交量到50亿以下再考虑;
4、中车再次上涨需要新的题材,但外延式增长的想象空间几乎没有了,以后遵循业绩炒作的概率比较大;
5、按边际效益递减的原则,以后的央企合并炒作会收敛,炒作时间会提前,涨幅会下降;
6、长胖其实很容易,但要胖得健康、胖的灵敏不容易,同行业购并1 1大于2的毕竟是少数。


http://blog.sina.com.cn/s/blog_c2de16860102vyl1.html?tj=1
猎途:持有中国中车的话该割得割

解码中国中车

     截止收盘,四大股指均保持向上格局,市场的发展正与我们预期,整体向上行情没有改变,本轮行情改革不停行情不止。

     盘面上,个股普涨,赚钱效应明显,虽然成交量有所萎缩,但并不表示市场缺钱,从央行数据可以看到,大量银行存款都在流入股市,尤其是新股发行,虽然冻结资金较大,但一旦中签带来的利润可以说是巨大的,只要目前这种畸形的新股上市规则不改变,资本市场就不会缺钱,虽然这种发行方式给上市公司带来巨大现金流,但在二级市场也制造了巨大的泡沫。

     当然这种新股的发行也带动了次新股的疯狂炒作,那么对于半路出家的新股中国中车最近更是成为市场的风暴中心,当然他与亮瞎眼的暴风科技是截然不同的。有很多朋友近期不断的在问中国中车如何,在两车合并之前猎途就一直提示不要再碰这种票了,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但遗憾的是很少有人去相信自己就是那个倒霉者,我们可以看看当时的中国石油,第一天成交量699亿,然后连续下跌,每天的成交量在25亿左右,在当时也是天量成交,今天的中国中车,第二天成交量496亿,随后每天300亿连续下跌,还有很多人在抄底,或者期望继续上涨,大家想一想,目前中车被套资金已到达1000亿以上,谁来启动再次上涨的行情,谁来为你解套,资金都是逐利的,A股有3000家上市公司,你有何必苦苦在这颗参天大树上纠结不放呢,一年前5元的股价,获利者已经盆满钵满,希望大家保持一份理智,该卖的卖,该割的割!

      明天周末祝大家周末愉快!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cecc070102vt4h.html?tj=1
中国中车跌到位了吗?
本周中国重车连日放量大跌,股价从35元到跌破25元,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市场人气,投资者要问中国中车跌到位了吗?从技术上看,中车阶段性下跌目标位应该在22.5元-20区间,下周市场仍然面临这一困扰,不过周五其它权重股出现积极走势,表明主力下周或将启动其它指标股来活跃市场人气。震荡市中炒个股,本周个股炒作持续悄然升温,市场机会开始增多,这才是朋友们关注的重点。

作者: 远山    时间: 2015-6-13 09:29
  中国中车连续大跌
  中国中车无疑是本周市场热点之一。停牌22个交易日后,中国中车自本周一复牌,当天缩量一字涨停,周二继续以涨停价开盘,不过随后迅速跳水,收盘大跌9.32%;周三、周四、周五继续大跌,全周累计跌16.71%。
  盘后数据显示,中国中车周二暴跌时,卖出金额最大的为国信证券(31.68, 0.29,0.92%)大连和平广场证券营业部,卖出金额高达11.64亿元。另外,当日机构博弈激烈,四家机构合计买入22.62亿元,三家机构合计卖出11.90亿元。周三时,机构则由前一交易日的博弈变成单边卖出。不过,融资盘方面,周二、周三、周四这三个交易日(周五数据目前未出),中国中车一直获融资净买入。
  在中国中车暴跌前,北京高华6月8日发布的研报认为,由于动车组需求具有可持续性,仍看好中国中车的基本面,并预计国内高铁列车需求将保持强劲,得益于客运量增长以及新线路完工。就中期而言,仍预计此次合并将产生显著的协同效应。此外,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也会给中国中车带来海外收入机会。不过,北京高华认为中国中车A股估值偏高、H股估值充分。

作者: 远山    时间: 2015-6-13 09:31
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s/20150612/051922414132.shtml

谁在砸神车的盘:中国中车3天卖出1136亿元

  连续两天放量暴跌后,昨天,中国中车发布了一条利好消息:公司于近期签订若干项重大合同,合计金额约159亿元,约占2014年营业收入的13.3%。这是南北车合并过后,公司首度以中国中车的名义发布公告。

  不过,尽管有这么一条重大利好,与前两天相比,公司股价也仅仅是跌幅收窄;全天成交金额319亿元,继续高居A股榜首;全天换手率5.35%,如果前两大股东中国南车(24.53, -1.41, -5.44%)集团公司、中国北方机车车辆工业集团公司没有减持,实际换手率超过10%,这在超级大盘股中非常罕见。

  中国中车变“破车”


  有股民三天亏损20%

  6月8日,中国中车复牌,股价一字涨停;6月9日,股价从涨停板直线跳水并一度跌停,尾盘才微弱反弹;6月10日,股价又是奔跌停。

  “大家都在说中国神车复牌后有三个板(涨停板),结果我收获了四个‘板’:第一天涨停板;第二天先涨停板,再跌停板;第三天又是跌停板。”有网友自嘲道。

  不过,这悲摧的一幕还真的是在股民中上演了。记者的一位老股民朋友告诉记者,他认识的一位朋友就是在复牌当天的涨停板上买入了中国中车,到昨天收盘,三个交易日整整跌了20%。“这位朋友当时就是怀着还有两个涨停板的梦想,现在亏得连裤子都快没了。”这位老股民表示。而与4月20日的最高价相比,中国中车的跌幅已超过34%,下跌的惨烈程度甚至超过小盘题材股。

  虽然中国中车的H股价与A股价相比折价明显,但H股的跌幅更惨重。昨天,中国中车H股收盘报12.88港元,与4月20日的最高价20.65港元相比,跌幅达37.63%。

  事实上,在中国中车停牌期间,上证指数累计上涨了900多点,涨幅超过两成,而复牌的中国中车仅一个涨停板后就很快歇火,这也是许多股民抱怨的原因。

  也有股民担忧中国中车会不会成为中石油第二。“如今的中车就是当年的中石油。”网友“轻舟博险”说。

  “39元买的,今天25.4元卖了,心碎了,为了中车老婆都没了。”网友“賓少~”诉苦。

  “创业板那些仙股跌起来都没有这么狠。”网友“中车爱中船”一肚子怨气。

  面对股民的抱怨,中国中车在其官方微博称“被骂惨了”。中国中车表示:“理解大家的心情,也愿意做大家的出气筒。”公司还表示,坚定看好中国中车的未来,但公司也提示股民“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3天卖出1136亿元


  一天实际换手率高达20%

  6月9日当天,中国中车的成交金额高达496.9亿元,创下了A股历史上个股单日最大成交金额;当天换手率7.1%。考虑到公司前两大股东中国南车集团公司、中国北方机车车辆工业集团公司减持的可能性较小,而这两大股东持有流通股的比例达到54.18%,如果剔除这两大股东,当天实际换手率高达20%。

  前天和昨天,中国中车的成交金额也高达320.1亿元和319亿元。也就是说,从6月9日到昨天,短短3个交易日,中国中车的成交金额高达1136亿元,这一金额甚至超过了华夏银行(17.18, 0.01, 0.06%)或者中国国航(12.90, -0.24, -1.83%)的流通市值。

  究竟谁在砸中国中车的盘?资料显示,今年一季度末,QFII马来西亚国家银行持有中国中车4632.84万股,哪怕在这三天之内集中抛出,成交金额也就10多亿元;社保基金持有6888.89万股,全部卖出也不到20亿元。因此,可以这么认为,中国中车这三天在放量暴跌,是主力资金的一次集体行为。

  成交龙虎榜显示,在6月9日的“过山车”行情中,国信证券(31.68, 0.29, 0.92%)大连和平广场营业部合计卖出11.65亿元。如此大的出货量来自一家游资席位,确实让人刮目相看。

  另有三家机构分别卖出5.26亿元、3.5亿元和3.14亿元,累计卖出近12亿元。

  不过,当天买入榜前五位中,前四位同样被机构所占据,买入金额分别约为7.85亿元、5.8亿元、5.79亿元和3.18亿元,累计买入近23亿元,以当天成交均价计算,如果到昨天没有减持的话,收盘被套近15%,四家机构合计损失超过3亿元。

  而6月10日的暴跌中,接盘的前五位全部是游资席位,三家机构则合计卖出近7.8亿元。此外,中信证券(31.99, -0.09, -0.28%)客户资产管理部、 国金证券(31.51, -0.32, -1.01%)上海黄浦区西藏中路营业部也分别卖出2.8亿和2亿元。

  如果从6月9日到昨天的三天时间看,机构和游资对中国中车已产生明显分歧。成交龙虎榜显示,这三天时间内,有三家机构分别买入中国中车9亿元、6.1亿元和5.8亿元,但同时有两家机构分别卖出9亿元和6.3亿元,一个沪股通专用席位卖出7.7亿元。买入的有老牌游资国信证券深圳泰然九路营业部,金额6.6亿元;国金证券上海黄浦区西藏中路营业部期间则分别买入6.9亿元、卖出6.7亿元,该游资6月9日就买入2.9亿元,很可能是为了自救做T+0,最终亏损出局。

  专家称中车股价阶段性见顶


  如果是价值投资不如买H股

  从这三天成交龙虎榜的数据可以看出,无论是机构还是游资,一开始都对中国中车还抱着希望。不过,钱哥理财专家、申万宏源证券投资顾问李青认为,中国中车股价已经见顶;中信证券(浙江)首席投资顾问钱向劲认为,其股价已阶段性见顶。

  “南车、北车合并后,中国中车的业绩暂时不可能有质的飞跃;而公司现在的市值已非常庞大,A股价与H股的差价也很大,已缺乏投资价值。前段时间股价上涨完全是一种博傻,而不是价值投资。虽然复牌后股价一度涨停,但其调整的趋势没有变,相反主力资金在利用散户的心理在疯狂出逃。”李青说。目前中国中车的A股总市值达到5945亿,在所有A股中排第7,比H股溢价155%。

  因此李青认为:“如果要价值投资,投资者完全可以去买中国中车的H股。”

  钱向劲表示,中国中车的基本面依然不错,但今年以来最大涨幅已超过5倍,其中的主力资金获利丰厚,获利回吐的压力非常大;合并后的中国中车缺少国企改革的后劲,加上高铁走出去也不是一帆风顺,最近在泰国的高铁竞争中就遇到了阻碍,因此,中国中车将迎来阶段性的调整。

  中国中车的调整会拖累高铁板块甚至一带一路板块吗?

  对此,李青认为,从短期看,中国中车调整会拖累整个高铁板块、一带一路板块甚至国企改革板块,但中期看影响不大,毕竟这些板块中其它许多个股目前的市盈率并不高,接下来央企整合还是非常值得期待的。

作者: 远山    时间: 2015-6-13 09:36
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 ... amp;r=u&rfunc=1

长沙股民170万四倍融资全仓中车 两天赔光跳楼
2015年06月12日 22:57  新浪财经 微博 我有话说(12,576人参与) 收藏本文     
舆情牛股 消息股汇总:6月12日盘前提示十只股整体涨幅达4.93%

  来源:潇湘晨报

  据都市一时间报道,6月10号晚上10点左右,在长沙市湘江世纪城小区,一名32岁的男子从小区的22楼坠亡,接到报警之后,长沙芙蓉北路派出所、120迅速赶到现场处置。初步调查显示,该男子坠亡与他用四倍的融资杠杆重仓了一只股票,在股票两个跌停之后赔光了本金有关。

  都市一时间记者在现场看到,坠楼处还留下许多血渍,一些居民当时还以为别人往下丢垃圾,再一看原来是一名男子从楼上掉了下来。坠亡的男子姓侯,32岁,长沙人,居住在小区的22楼,有一个6岁的孩子。小区居民介绍,侯先生平时喜欢炒股,不惜花费巨额资金使用融资杠杆来投资股市博弈。知情人告诉都市一时间记者,侯先生亏了170万,并用融资杠杆翻了4倍。赔光了之后,他妻子也太不理智了,跟他吵了一天还继续吵,本身股票亏了就有压力,如果妻子再跟他吵,他就承受不住了。

  这起悲剧发生之后,一起关于侯先生的贴吧迅速疯传网络,贴吧信息显示,侯先生投入170万元本金加四倍融资,全仓了中国中车(24.53, -1.41, -5.44%)股票,6月9号和10号,该股票连续两个跌停,他的170万本金全部亏光,10号晚上意外发生。

  据都市一时间报道,侯先生跳楼前以ID名为“想挣钱的散户”在股吧留下一段话,“离开这世界之前我只是想说,愿赌服输,本金170万加融资四倍,全仓中车,没有埋怨谁,都怪我自己贪心,本想给家人一个安逸的生活,谁想输掉了所有,别了,家人,我爱你们,我爱这个世界。”

  目前警方通过勘验,已经排除了他杀的嫌疑。

  股市火爆 催生大量配资公司

  股市的火爆催生了大量的配资公司,记者通过网络查询,找到了一家位于长沙高桥商贸城的配资公司,公司声称最多可以提供给股民10倍的杠杆资金,一千万的资金一天之内就能到位。股民只要将本钱打入配资公司的帐户,配资公司就会根据股民的需要提供最高10倍杠杆的资金在股市博弈。本金扩大10倍之后,如果本金升值,那么股民将获得巨额的回报,但是股票一旦下跌,股民的钱在几天内就能亏光。为了保证资金安全,配资公司会在平仓位强制平仓,股民血本无归,而且还要收取高额的利息。按照这样的规则,如果配资四到五倍,只需要两个跌停就会让股民赔光本金,如果使用十倍杠杆,则一个跌停板就会赔光,股民将承担巨大风险。

  配资公司的大量出现无疑给股民营造了一种类似赌博的心理,股市本来就有高风险,配资可以让收益成倍放大,但风险同样是成倍放大,在瞬息万变的市场当中,使用者稍有不甚就会血本无归。日前证监会[微博]已经明确规定,券商不得以任何形式参与场外股票配资等活动,并提醒股民不要借钱炒股。

  配资炒股 刀架在脖子上跳舞

  如果说本轮与上一轮牛市最大的不同,则是杠杆资金的大规模入市。配资炒股、融资融券,已经成为不少投资者的致胜法宝。但风险与收益往往成正比,借钱炒股的投资者,稍有不慎便会遭遇灭顶之灾。

  记者昨日采访一位熟悉配资业务的业内人士,他告诉记者,“配资帐户均会有实时监控,只要帐户资金亏损超过借款本金和利息,那么投资者要么追加资金,要么就会遭遇强行平仓,股票卖出后,即使是一路大涨,也与你无关。”

  针对侯先生配资全仓买入中国中车的情形来看,6月8日,复牌首日的中国中车“一”字涨停,收于32.4元,但第二天,中国中车出现巨幅波动,涨停价35.64元开盘后,大幅暴跌,收盘几近于跌停价,收于29.38元,盘中一度触及跌停,全天波动20%。“如果真的是1:4融资,全仓买入中国中车,那么其投资总额是850万元,其中自有本金170万,配资680万,按照当天20%的波动,其帐户一天的最大亏损额已经达到170万。如果投资者不能追加资金的话,配资公司为了保证自己借出的680万不受损失,肯定会选择强行平仓。这样一来,投资者的自有资金一天就被消失殆尽。所以说,配资炒股是刀架在脖子上跳舞。”

  据了解,配资公司对每一个配资帐户,都设置了警戒线,对于那些已经到了预警线的客户,配资公司会给他们打电话,要他们追加保证金,或者减轻仓位。以1∶4的杠杆为例,亏损15%可能就需要增加保证金,客户就会接到配资公司的电话了。一旦配资人没有采取任何措施,到了平仓线,配资公司就会强制平仓。

  不过,从融资比例来看,1:4的高杠杆配资,属于非官方渠道的配资业务,在证券公司合规的融资业务中几乎不太可能,有这么高的融资比例。一家券商营业部客服主管告诉记者,证券公司的融资一般需要考核客户自身的资金实力,而且融资买入的股票也有限制,例如一些高风险的高价股,便不在融资买入的股票名单之上。从融资比例来看,证券公司一般的融资比例不会超过1:2,而且一样会设置警戒线,同样有强行平仓的机制。

  综合都市一时间 潇湘晨报记者卜盎 张树波
作者: 远山    时间: 2015-6-13 09:44
http://epaper.bjnews.com.cn/html ... t_581353.htm?div=-1

 ■ 股市自述
  “赌一把中车,成了接盘侠”
  一杯豆浆的工夫,中国中车从涨停直泄至跌停。就在这三分钟里,开盘大涨的中国中车一路狂泻,直至跌停。
  资金被冻结一个月的时间里,我完整地错过了本轮从4000多点突破5000点的飞越,硬生生跑输了大盘。好在赌注的资金不多,只有1000股中国南车,资金约为3万元。
  从开始就没赶上南北车盛宴的我,也意料之中地错过了4月底的狂欢,最后,突发奇想,决定在停牌前“赌一把”,送“中国神车”最后一程,没想到却成为“侠之大者,为国接盘”的标本了。
  在中国中车6月4日晚间发布将于6月8日正式复牌首发的消息时,我依然信心满满,复牌涨停肯定没问题。6月5日,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中铁二局等铁路股抱团涨停,提前庆祝真正的铁老大“中国中车”。这样的集体涨停更加坚定了我对中国中车的看好。
  6月8日,中国中车一字板封死涨停,全在意料之中。6月9日,我被打了个措手不及,还好,我对此股没有什么留恋,在从跌停往上涨的过程中卖掉了中车。从此,再无留恋,再无期待。
作者: 远山    时间: 2015-6-13 10:45
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 ... amp;r=u&rfunc=1

 前期股价涨幅过大

  对于股价近两日的表现,有私募昨日对记者表示,跟公司重组期间股价涨幅过大、股价估值较高有一定关系。“前期的国资重组概念和‘一带一路’政策的利好已释放完毕,是中国中车股价下跌的主要原因。重组后公司实力明显增强,业绩稳定增长可期,后市可高看一线。”该私募人士这样表示。

  北京高华在研报中表示,考虑到中国中车A/H股目前对应的2016年预期市盈率为53.3倍/21.7倍,而全球铁路装备同业的2016年预期市盈率中值为12.9倍,公司A股估值偏高、H股估值也已较充分。
作者: 远山    时间: 2015-6-13 10:49
http://stock.hexun.com/2015-04-22/175212489.html

“中国神车”走下神坛 两天暴跌市值蒸发1400亿

“中国神车”走下神坛 两天暴跌市值蒸发1400亿
字号
评论 邮件 纠错 2015-04-22 18:15:59 来源:澎湃  作者:王道军
  继4月21日跌停之后,被誉为“中国神车”的中国南车(601766,股吧)(601766.SH,01766.HK)、中国北车(601299,股吧)(601299.SH,06199.HK)4月22日开盘再度跌停,不过盘中震荡走高,中国南车收报30.26元,跌4.96%,中国北车收报31.89元,跌5.89%。


中国南车        24.53        -5.44%                       
中国北车        --        --                       
  两天市值蒸发逾1400亿元,有人认为中国神车终于跌下神坛!

  坐拥“一带一路”、国企改革、中国制造2025等多个概念,南北车近期表现抢眼,上周甚至连续5天涨停,而自去年12月31日发布重组合并预案以来,南北车股价涨幅均超过400%。

  南北车究竟后市如何?眼下市场分歧严重。

  一名资深行业分析师告诉澎湃新闻,“虽然最近有合并和高铁出海等利好,但是这两只股票可能出现的利好已经完全透支了市场预期,且基本面也不足以支撑南北车达到如此市值,随着题材概念的退却,暴跌必然接踵而来。”

  该人士认为,南北车已经进入了博傻阶段。“参与最后这波南北车炒作的多为游资,因为公募或保险等大机构是不太可能去追这样的股票的。且这两只股连续上涨,没有经过像样的调整,前期获利盘实在太多。”

  国泰君安此前发布的研报认为,考虑中国南车未来高铁自主化程度不断提高和海外市场拓展的空间,给予其2015年49倍的市盈率,对应估值25.5元;中国北车目标价至24.8元。

  不难看出,眼下南北车股价已经远超大部分研报的预测。

  不过,也有观点认为,南北车未来的利好还会不断,业绩也会超预期。

  中国南车董事长郑昌泓近期表示,中国南车去年签下37亿美元的海外订单,是历年合同额的两倍。而今年,中国南车仍将不遗余力地推动中国高铁“走出去”。目前,泰国铁路项目、新马高铁项目都在紧急推进,3月14日中泰铁路合作项目正式签署合同。

  知情人士称,目前对南北车来说最大的任务就是推动中国高铁“走出去”。目前多方正在努力推动,莫斯科至喀山高铁项目有望成为中国高铁走出去“第一单”。
作者: 远山    时间: 2015-6-14 22:38
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 ... amp;r=u&rfunc=1

社保基金投中国神车 大赚30亿已套现

社保基金投中国神车 大赚30亿已套现
2015年06月14日 17:30  中国经济网          我有话说(142人参与) 收藏本文     
社保基金投中国神车大赚30亿已套现
热点栏目资金流向千股千评个股诊断最新评级模拟交易客户端
舆情牛股 消息股汇总:6月12日盘前提示十只股整体涨幅达4.93%
  合并后的中国中车遭到了获利出逃资金的踩踏。6月8日,刚复牌的中国中车无量涨停,然而第二天风云突变,中国中车放量跌停。

  6月10日晚间,中国中车公告称,公司近期签订合计金额约159.0亿元人民币的若干重大合同,受此消息影响,公司股价在6月11日开盘翻红,但收盘仍下跌2.19个百分点。

  有市场分析人士指出,作为央企合并的标杆,中国南北车在合并期间受到资金热捧,而在合并完成改名中国中车后,市场对其想象空间在急剧缩小,获利盘出逃汹涌,公司股价再难有此前的风光。从6月9日到11日时间,中国中车交易量高达1100亿元。

  记者发现,券商对中国中车的后市也产生较大分歧,看多者中金公司乐观预计公司每股股价未来12个月内为35元,而看空者北京高华证券则认为公司未来12个月内股价合理位置为18.6元。

  社保基金大赚

  从去年10月份至今,因为受南北车合并消息影响,中国南车(24.53, -1.41, -5.44%)和中国北车(中国中车合并前身)股价连续暴涨,成为股市中的一颗璀璨的“明星”。

  实际上,在2014年9月3日,就有媒体陆续报道称,国资委[微博]目前正在力推中国南车和中国北车重新整合为一家公司,以便中国的高铁技术更好地出口到海外;合并一事由国务院主导,已基本定调,但目前还在初步阶段,双方尚未接触和谈判;中国南车和中国北车都上报了各自方案供国资委[微博]参考。

  为此,中国南车和中国北车在当年9月5日同时发布澄清公告称,央企重组整合相关事宜由上级有关部门决定,经征询公司控股股东中国南车集团公司,截至目前,公司控股股东未接到有关文件;公司及控股股东未就公司和中国北车整合事宜向上级有关部门申报过相应方案。此消息并未引起公司股价大幅提升,中国南车在2014年9月3日的收盘价为每股5.22元,随后的10月15日,公司股价收盘于每股5.29元,股价表现平平。

  就在市场以为南北车合并只不过是传闻的时候,中国南车在2014年10月26日突然宣布,因重大事项公司于2014年10月27日起停牌。直至12月31日公司公布南北车合并预案并复牌,随后股价开始了上涨之路。

  值得注意的是,仅在2014年10月1日至10月27日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大批先知先觉的机构投资者就开始大举进入中国南车。

  在这些新进入的机构投资者中,社保基金成为“领头羊”。

  同花顺(114.000, -5.34, -4.47%)IFind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12月31日,在中国南车股东中新进的前三名机构投资者分别为全国社保基金503组合、全国社保基金113组合、全国社保基金414组合,三者持有公司股份数量分别为9529.47万股、5818.75万股、5278.63万股,合计持有公司股份为2.06亿股。

  受南北车合并消息影响,中国南车股价开始了暴涨之路。

  公司股价在复牌后连续拉出6个一字涨停,至2015年1月21日,中国南车股价已经涨至每股14.59元高点,较停牌前一个交易日(2014年10月24日)的5.76元低点,涨幅为153.5%。随后一段时间内,至2015年3月27日,公司股价在11元至17元之间震动。

  在首轮上涨后,大部分机构投资者开始撤离。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3月31日,中国南车的机构投资者数量锐减。其中,全国社保基金113组合、全国社保基金414组合在公司机构投资者名单中已经不见踪影,而全国社保基金503组合持有公司股份也已经降至6888.89万股,三者减持公司股份数量合计为1.37亿元。

  按照社保基金建仓平均每股5.5元左右、减持每股平均13元计算,则上述社保基金获利总额约为10.28亿元,可谓获利颇丰。

  值得注意的是,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转持三户在去年三季度和去年年末仍持有中国北车3.09亿股,而截至今年一季度,其持有公司股份仅为1.08亿股,减持约为2亿股。以其持有中国北车每股成本价6元左右、卖出价每股16元左右计算,则其获利金额高达20亿元。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全国社保基金旗下三个产品和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转持三户从中国南车、中国北车股价第一轮上涨中获利总额在30亿元左右,可谓最大赢家。

  中国南车因为证监会[微博]对南北车合并方案进行审核,于2015年3月30日起停牌。4月3日,南北车合并方案获得证监会审核通过,公司于次日复牌,公司股价拉开了第二次暴涨的序幕。

  4月7日,中国南车复牌后的第一个交易日就涨停,至4月20日,公司股价已经涨至每股39.47元高点,相对于停牌前3月27日的每股16.76元低点,公司股价在10个交易日内涨幅再次翻番。

  在此期间,机构、沪股通、游资再次成为热点。上海证券交易所[微博]数据显示,在4月7日~4月9日期间,中国北车累计涨幅为26.92%,中国南车累计涨幅为20.07%。期间,中国北车中买入营业部名称中排名第一的为沪股通专用,累计买入2.79亿元,机构排名第三累计买入1.69亿元,卖出中有两个机构专用,合计卖出2.67亿元。同期,中国南车买入第一名也为沪股通专用,买入金额为2.93亿元,其余四个营业部都为游资,但沪股通专用同样也处于卖方第一名,卖出金额为3.73亿元。

  而在4月13日至15日三个交易日内,涨幅都超过20%的中国南车和中国北车买卖前五名营业部中,都没有机构和沪股通的身影。

  有市场分析人士指出,从中国南北车上涨的资金推动来看,机构、沪股通和游资轮番接力,造就了南北车大涨的行情。
作者: 远山    时间: 2015-6-14 22:39
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 ... amp;r=u&rfunc=1

中车遭资金踩踏成了绿皮车 社保基金已提前套现大赚30亿

中车遭资金踩踏成了绿皮车 社保基金已提前套现大赚30亿
2015年06月14日 20:27  中国基金报          我有话说(60人参与) 收藏本文     
中车遭资金踩踏成了绿皮车社保基金已提前套现大赚30亿
热点栏目资金流向千股千评个股诊断最新评级模拟交易客户端
舆情牛股 消息股汇总:6月12日盘前提示十只股整体涨幅达4.93%
  【导读】在首轮上涨后,大部分机构投资者开始撤离。从6月9日到11日时间,中国中车交易量高达1100亿元。全国社保基金旗下三个产品和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转持三户从中国南车(24.53, -1.41, -5.44%)、中国北车股价第一轮上涨中获利总额在30亿元左右,可谓最大赢家。


  千亿资金下神车 社保基金获利30亿已经提前套现

  合并后的中国中车(601766.SH,1766.HK)遭到了获利出逃资金的踩踏。6月8日,刚复牌的中国中车无量涨停,然而第二天风云突变,中国中车放量跌停。

  6月10日晚间,中国中车公告称,公司近期签订合计金额约159.0亿元人民币的若干重大合同,受此消息影响,公司股价在6月11日开盘翻红,但收盘仍下跌2.19个百分点。

  有市场分析人士指出,作为央企合并的标杆,中国南北车在合并期间受到资金热捧,而在合并完成改名中国中车后,市场对其想象空间在急剧缩小,获利盘出逃汹涌,公司股价再难有此前的风光。从6月9日到11日时间,中国中车交易量高达1100亿元。

  《中国经营报》记者发现,券商对中国中车的后市也产生较大分歧,看多者中金公司乐观预计公司每股股价未来12个月内为35元,而看空者北京高华证券则认为公司未来12个月内股价合理位置为18.6元。

  社保基金大赚

  从去年10月份至今,因为受南北车合并消息影响,中国南车和中国北车(中国中车合并前身)股价连续暴涨,成为股市中的一颗璀璨的“明星”。

  实际上,在2014年9月3日,就有媒体陆续报道称,国资委[微博]目前正在力推中国南车和中国北车重新整合为一家公司,以便中国的高铁技术更好地出口到海外;合并一事由国务院主导,已基本定调,但目前还在初步阶段,双方尚未接触和谈判;中国南车和中国北车都上报了各自方案供国资委[微博]参考。

  为此,中国南车和中国北车在当年9月5日同时发布澄清公告称,央企重组整合相关事宜由上级有关部门决定,经征询公司控股股东中国南车集团公司,截至目前,公司控股股东未接到有关文件;公司及控股股东未就公司和中国北车整合事宜向上级有关部门申报过相应方案。此消息并未引起公司股价大幅提升,中国南车在2014年9月3日的收盘价为每股5.22元,随后的10月15日,公司股价收盘于每股5.29元,股价表现平平。

  就在市场以为南北车合并只不过是传闻的时候,中国南车在2014年10月26日突然宣布,因重大事项公司于2014年10月27日起停牌。直至12月31日公司公布南北车合并预案并复牌,随后股价开始了上涨之路。

  值得注意的是,仅在2014年10月1日至10月27日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大批先知先觉的机构投资者就开始大举进入中国南车。

  在这些新进入的机构投资者中,社保基金成为“领头羊”。

  同花顺(114.000, -5.34, -4.47%)IFind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12月31日,在中国南车股东中新进的前三名机构投资者分别为全国社保基金503组合、全国社保基金113组合、全国社保基金414组合,三者持有公司股份数量分别为9529.47万股、5818.75万股、5278.63万股,合计持有公司股份为2.06亿股。

  受南北车合并消息影响,中国南车股价开始了暴涨之路。

  公司股价在复牌后连续拉出6个一字涨停,至2015年1月21日,中国南车股价已经涨至每股14.59元高点,较停牌前一个交易日(2014年10月24日)的5.76元低点,涨幅为153.5%。随后一段时间内,至2015年3月27日,公司股价在11元至17元之间震动。

  在首轮上涨后,大部分机构投资者开始撤离。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3月31日,中国南车的机构投资者数量锐减。其中,全国社保基金113组合、全国社保基金414组合在公司机构投资者名单中已经不见踪影,而全国社保基金503组合持有公司股份也已经降至6888.89万股,三者减持公司股份数量合计为1.37亿元。

  按照社保基金建仓平均每股5.5元左右、减持每股平均13元计算,则上述社保基金获利总额约为10.28亿元,可谓获利颇丰。

  值得注意的是,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转持三户在去年三季度和去年年末仍持有中国北车3.09亿股,而截至今年一季度,其持有公司股份仅为1.08亿股,减持约为2亿股。以其持有中国北车每股成本价6元左右、卖出价每股16元左右计算,则其获利金额高达20亿元。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全国社保基金旗下三个产品和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转持三户从中国南车、中国北车股价第一轮上涨中获利总额在30亿元左右,可谓最大赢家。

  中国南车因为证监会[微博]对南北车合并方案进行审核,于2015年3月30日起停牌。4月3日,南北车合并方案获得证监会审核通过,公司于次日复牌,公司股价拉开了第二次暴涨的序幕。

  4月7日,中国南车复牌后的第一个交易日就涨停,至4月20日,公司股价已经涨至每股39.47元高点,相对于停牌前3月27日的每股16.76元低点,公司股价在10个交易日内涨幅再次翻番。

  在此期间,机构、沪股通、游资再次成为热点。上海证券交易所[微博]数据显示,在4月7日~4月9日期间,中国北车累计涨幅为26.92%,中国南车累计涨幅为20.07%。期间,中国北车中买入营业部名称中排名第一的为沪股通专用,累计买入2.79亿元,机构排名第三累计买入1.69亿元,卖出中有两个机构专用,合计卖出2.67亿元。同期,中国南车买入第一名也为沪股通专用,买入金额为2.93亿元,其余四个营业部都为游资,但沪股通专用同样也处于卖方第一名,卖出金额为3.73亿元。

  而在4月13日至15日三个交易日内,涨幅都超过20%的中国南车和中国北车买卖前五名营业部中,都没有机构和沪股通的身影。

  有市场分析人士指出,从中国南北车上涨的资金推动来看,机构、沪股通和游资轮番接力,造就了南北车大涨的行情。

  机构再搏杀

  6月3日,中国南车公告称,公司与中国北车的换股实施工作已经完成,本公司股票简称将由“中国南车”变更为“中国中车”,变更日期为2015年6月8日并于当日复牌。

  复牌当日,公司股价涨停,但随后两个交易日,即6月9日、10日,中国中车股价却连续大跌,累计跌幅为19%。

  而在上述两个交易日内,机构搏杀相当惨烈。上海证券交易所[微博]数据显示,在6月9日当日,买入营业部名称的前四名都是机构专用,合计累计买入为22.56亿元,而卖出营业部名称中排名第二、四、五位的也为机构专用,合计累计卖出金额为11.9亿元。

  同花顺IFind龙虎榜显示,6月10日,买入五名营业部中没有机构的身影,而卖出的第一名为机构专用,卖出金额为3亿元,卖出营业部第三、四名都是机构专用,卖出金额分别为2.72亿元、2.06亿元。

  一位市场人士对记者表示,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机构在中国中车复牌后搏杀相当惨烈,对公司的股价分歧也在加大。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述两个交易日内,融资融券客户也参与到多空双方的搏杀中。

  同花顺IFind显示,6月9日和10日,中国中车的融资买入金额分别为18.77亿元、17.34亿元。而融券卖出量分别为1494.89万股、1145.22万股,涉及金额分别为3.45亿元、3.09亿元。

  上述市场人士表示,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融资买入金额远大于融券卖出金额,但无奈在南北车合并完成后,市场对其想象空间已经变得很小,后续两者之间能否顺利整合还是未知数,导致获利盘抛售汹涌,中国中车股价被无情地打压,这点从公司最新利好消息出台后公司股价就可以反映出来。

  6月10日晚间,中国中车公告称,公司及子公司近期合计签署16个合同,涉及金额共计159亿元人民币,约占公司中国会计准则下经审计2014年营业收入的13.3%。

  受此消息影响,中国中车股价6月11日早上开盘最高涨幅为3个点,但随后股价开始下滑,当日下午开盘后公司股价最低下跌5个点,最终收盘于每股25.94元,跌2.19%。

  券商分歧加大

  合并完成后的中国中车后续将会延续怎样的走势,对此,券商已经产生较大分歧。

  其中中金公司对于中国中车后期比较乐观。

  中金公司分析师吴慧敏指出,两车合并后,规模效应、集中采购、研发互补、减少外部竞争将带来综合成本的大幅下降;与国际可比公司相比,中国中车毛利率有望提升2个百分点,销售/管理费用率有望下降3.9个百分点,公司净利润率有望从现行的4.8%最终提升到10%以上。同时,公司有望逐步从整车向零部件扩张、从新造向维修维护延伸、从轨交装备向战略新兴产业转型、从国内市场向海外市场拓展。中期上,公司收入规模有望达到6000亿元。

  为此,吴慧敏认为,当前股价下,中国中车对应A股2015/16年市盈率分别为61.8倍、51.8倍,H股2015/16年市盈率分别为24.3倍、20.1倍;采取国际、国内可比公司、中国中车历史与大盘的估值溢价及中国中车市值与潜在收入预期相比等多个维度分析,得到结论,在当前资本市场乐观情绪及最为乐观的假设下,维持对中国中车“推荐”的投资评级,A股12个月目标价35元,H股12个月目标价18港元。

  国泰君安证券的看法则没有上述那么乐观。

  国泰君安证券[微博]分析师王浩指出,中央“一带一路”政策落地, 国家对高端装备出口的支持力度加大,将促进高铁设备出口;同时国内铁路投资保持历史高位,城际轨道交通也将步入快速发展期,预测公司2015~2017年的每股收益分别为0.52、0.76、1.00元,增速分别为36%、45%、32%,复合增速38%。王浩给予公司2015年49倍的可比公司平均市盈率,对应估值25.5元。

  而北京高华证券对中国中车后市则最为悲观。

  北京高华证券分析师金戈指出,此次合并将产生显著的协同效应,在乐观假设下2017年预期净利润增厚22%~38%。此外,中国的“一路一带”战略也会给中国中车带来海外收入机会。然而,全球铁路装备同业的2016年预期市盈率中值为12.9倍,认为 A股估值偏高、 H 股估值充分。金戈根据合并后股本数量的变化将 2015至2017 年每股盈利预测调整了约 4%~6%,认为中国中车A股/H股基于2016年预期的12 个月目标价格仍为人民币18.6元/14.5港元,对中国中车A股/H股的评级为卖出/中性。
作者: 远山    时间: 2015-6-15 10:36
神车炒作比创业板更加无理性
http://finance.sina.com.cn/zl/stock/20150610/121122396745.shtml

神车炒作比创业板更加无理性
2015年06月10日 12:11  作者:皮海洲  (4) 我有话说(30人参与)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微信公众号kopleader)专栏作家 皮海洲

  作为投资者来说,目前对创业板的投资风险予以高度的关注是值得肯定的。但投资者同样需要提防一些蓝筹股炒作的风险。如中国中车披着蓝筹股的外衣,其市场炒作比创业板来说更加疯狂。

神车炒作比创业板更加无理性神车炒作比创业板更加无理性
  6月9日是中国中车上市后的第二个交易日。在上市首个交易日“一”字涨停的背景下,9日该股出现了巨幅震荡的走势,该股从涨停暴跌到跌停,振幅达到20%,让当天追高买进股票的投资者损失惨重。

  中国中车的走势,给投资者上了一堂很好的风险教育课。因为从中车的炒作来说,较之于创业板来说,有过之而无不及,甚至更加疯狂。当下的创业板被认为是目前市场上风险最大的板块了,不仅饱受舆论的质疑,而且国盛证券甚至在两融业务中直接将创业板“拉黑”,包括基金业协会近日发出的倡议书,也间接提醒投资基金关注创业板风险。

  作为投资者来说,目前对创业板的投资风险予以高度的关注是值得肯定的。但投资者同样需要提防一些蓝筹股炒作的风险。如中国中车披着蓝筹股的外衣,其市场炒作比创业板来说更加疯狂。

  中国中车是由中国南车(24.82, 0.29, 1.18%)与中国北车重组而来。而在合并重组之前,南北车就已被市场疯狂炒作,股价从4元钱左右一直炒高到40元附近,股价已上涨了近10倍。这一涨幅已远远超过了创业板的涨幅,因为本轮牛市启动以来,创业板的涨幅只有3倍多不到4倍的水平。因此,投资者在中国南北车上的获利远超过创业板,这也意味着投资者目前买进中国中车的风险远大于创业板。

  能表明中国中车的风险远超过创业板的还有市盈率指标。因为目前创业板的市盈率为140倍,这已被认为是“地球顶”了。而中国中车的市盈率超过了200倍,远远站在了“地球顶”之上,应该称为是“宇宙顶”了吧?这也意味着投资者投资中国中车,如果通过分红的话,200年也拿不回投资回报。这还真的需要投资者子子孙孙的坚持了。

  中国中车股价的荒谬是显而易见的。以6月8日的收盘价计算,中车A+H股市值达1977亿美元,超过波音+空客市值,市值仅次于通用电气。当天美国通用电气目前总市值为2746.71亿美元,波音总市值991亿美元,空中客车为518亿美元。后两者市值相加为1509亿美元,也就是说,中车总市值超过波音+空客的市值总和。

  另据福布斯发布的2014年全球2000企业排行榜数据统计,中车在国际市场上最大的竞争对手,德国西门子市值为1142亿美元,南北车已经超越西门子成为世界上市值最高的机车制造企业。除此之外,法国阿尔斯通的市值为91亿美元,加拿大庞巴迪为67亿美元,日本川崎重工63亿美元。A股市场对中国中车的炒作炒出了一个“世界奇迹”,也炒出了一个“世界泡沫”,同时也炒出了一个“世界级的笑话”。

  当然,南北车的合并可以增加中国中车的竞争力。但核心竞争力的增强显然不是一个简单的合并可以办到的。日前中日在泰国高铁项目上的竞争中,日本明显夺得了优势。在世界舞台上,中国高铁项目的竞争力还存在很大的不足。这显然是难以支撑中国中车的高股价的。市场对中国中车的炒作纯粹只是一种对重组概念的投机炒作而已。投资者必将为此付出代价。实际上在南北车停牌之前,两只股票已经有过一次大幅的下跌了,6月9日是中国神车给投资者的又一次教训。

  这种教训对于当下的市场是非常宝贵的。因为目前在市场普遍关注创业板风险的情况下,市场对蓝筹股的炒作又开始抬头。然而蓝筹股中存在不少的伪蓝筹,即有业绩很差的,甚至业绩亏损的,也有股价早就透支业绩了的。中国中车就是其中明显的一例。因此,作为投资者来说,对于蓝筹股的炒作同样需要保持警惕,实际上象中国中车这种蓝筹股的炒作,较之于创业板的炒作来说更加缺少理性。

  (本文作者介绍:财经评论员,二十年的股市磨练,练就了对股市独到的眼光与见解,著有《轻轻松松炒股票》一书。)
作者: 远山    时间: 2015-6-15 10:53
从中国中车汲取教训
据媒体报道,有长沙股民在中国中车(24.56,0.03,0.12%)复牌后第二个交易日用本金170万以四倍杠杆买入该股票,两个跌停后被强行平仓,本金全部亏完,老婆吵闹之后,从22楼纵身一跃,结束生命……
想想目前的A股市场,真的感到有点可怕。人对喜悦感受远没有对痛苦的体验来得深刻而持久,那么在享受牛市盛宴所带来的赚钱喜悦的同时人们也必要有某一天亏损所导致的痛苦的心理准备,因盛宴终将有散的那一天,最后留下者将是痛苦的买单者,只要留在这个市场中,谁都有可能是其中一位。
对于牛市能走到什么时候不好说,一些名人、机构与管理层怎么说也不用太在意,但他们怎么做了,这个就不得不留意了。
不论是从券商实实在在的一连串的降杠杆动作,还是从监管层的限制场外配资、规范两融市场并为未来可能出现的踩踏现象提前安装降落伞——允许两融展期来看,这些未雨绸缪的动作是否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目前股市所隐含着的潜在杠杆风险呢?
放眼望去,5000点的市场到处是山峰,不可否认部分山峰背后还有更高的山峰,但类似中国中车之类的一带一路概念个股,特别是那些盘子大的,股价炒了几倍的,谁会在这种位置去接盘呢?又是同门基金吗?我们不能什么情况下都去博傻像创业板个股一样出现同门基金包团的现象,否则中国中车的兄弟们将会给你类似的教训!
市场越是往上,仓位越低、杠杆越低或者是直接不使用杠杆的股民大多将会是赢家!那些收获了可观利润、已经离开这个市场把资金用于其它方面不再回头看的人是绝对的赢家!还留在这个市场中、把握机会能力极强、能够提前嗅到风险并及时离开的人是最后的大赢家!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成为最大的赢家,但事实上最大的赢家只有极少数人。
个人观点,不作投资依据。
作者: 远山    时间: 2015-6-15 18:37
http://finance.ifeng.com/a/20150615/13777888_0.shtml

中国中车收跌2.2% 早盘出现抄底资金介入
作者: 远山    时间: 2015-6-16 20:07
收评:中国中车跌停 复牌后市值蒸发逾3000亿

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 ... /151422445963.shtml


作者: 远山    时间: 2015-6-17 05:38
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 ... amp;r=u&rfunc=1

中国中车复牌6日大跌40% 女股民亏60万称要跳楼

  央广网北京6月16日消息 截止收盘,中国中车(21.58, -2.40, -10.01%)跌幅10.01%,报收21.58元/股,相对于复牌后的最高价35.64元/股,大跌近40%。

  6月8日,中国中车复牌,在收获一个涨停后,股价持续下跌,6月9日上演了从涨停到跌停的过山车行情,截至今日已连跌6个交易日。

  女股民6日亏损59万 称家快没了
作者: 远山    时间: 2015-6-18 06:47
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 ... amp;r=u&rfunc=1

融资余额猛增30亿 融资客豪赌中车反弹
2015年06月17日 22:47  一财网          我有话说(7人参与) 收藏本文     
融资余额猛增30亿融资客豪赌中车反弹
热点栏目资金流向千股千评个股诊断最新评级模拟交易客户端
舆情牛股 消息股汇总:6月17日盘前提示十只股整体涨幅达6.28%
  一财网 郭璐庆

  国企改革是风口没错,但风口之上的选择,才是决定命运的砝码。

  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范例,中国中车(601766.SH)最先尝到甜头,但4月20日至6月16日期间,其股价高达40%的跌幅也足以令人胆寒。

  6月8日中车复牌当天涨停后,随即开始大跌,连续两日9%以上的跌幅后,又于16日跌停。一位重仓中车的投资者便告诉记者,其前期赚到近3成,但未及时离开,最后收益砍掉一半。

  从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国企改革的进展开始,中国南车(22.45, 0.87, 4.03%)、中国北车成为先行者,并于今年6月上旬正式合并,中车甚至被贴上“神车”标签。

  但从最高价之至6月16日逾39%的涨幅,清晰无误地告诉市场,中国中车已经超过价值投资的范畴,炒作中车“有风险”。

  北京高华便于6月9日,给出中国中车A股“卖出”评级,认为其估值过高。按照合并完成前的最新收盘价计算,中国中车A股对应2016年的市盈率是53.3倍,而全球铁路装备同业的2016年预期市盈率中值12.9倍,其认为A股估值显然偏高。北京高华进一步表示,给出的12个月目标价格为18.6元,预期空间缩水了42.59%。

  “如果不是特别有必要,就不要做这类票,风险偏好太高。”深圳一位对中国中车颇有研究的机械行业分析师与记者交流时表示。

  北京一位私募投资总监表达了同样的观点:“涨那么多了,中车肯定不做。国企改革从去年涨到今年,一直都是阶段性的涨一波休息一波。这种是涨上去跌下来。本来就是前期涨多了。本来应该涨1倍,但涨了2倍,把那多出来的部分跌回来。”

  在上述资深机械分析师看来,中车具有20%—30%的反弹空间。“不过反弹之后也肯定是往回跌。”他判断认为。

  “超跌反弹的可能性有,但20%的空间我们是不会去买。进去涨了5~6%,出来跌5~6%,赚不了多少钱。”上述北京私募投资总监也算了一笔账。

  中国中车两融数据则显示,截至6月16日融资余额创历史最高93.15亿元,当日融资买入额为28.38亿元。从中车复牌至本周二,中车融资余额猛增30亿元,大增近50%,融资客豪赌中车股价反弹

  这意味着,近百亿的融资盘正在“等风来”。龙虎榜数据显示,在6月9日、10日暴跌的两个交易日,机构频频出现在前五大卖出席位上,两日合计卖出金额约为19.7亿元,游资则成为接盘的主要力量。

  与此同时,市场人士的另一种担心是,中国中车前几日的走势会极大地影响市场对央企整合、国资改革的炒作热情,其他概念股将可能遇冷。“我觉得存在这种可能性。”上海一家公募权益投资部老总认为,混合所有制改革给投资者的想象空间不会也特别大,同时合并的规模效应能否在合并后体现具有不确定性。

  “中车毕竟是第一个有示范作用,后面的话有很多但不可能都像中国中车一样,大家可能只关注几个。但这些炒作的话都是脱离了基本面的,其实还是风险很高的。”该公募权益部老总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直言。
作者: 远山    时间: 2015-6-19 07:09
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t/20150619/032422471649.shtml

中国中车跌跌不休 为国接盘一语成谶
2015年06月19日 03:24  证券时报          我有话说(48人参与) 收藏本文     
舆情牛股 消息股汇总:6月18日盘前提示十只股整体涨幅达1.55%
  中国上市公司舆情中心 郭淑怡

  5月7日起中国南车(20.52, -1.93, -8.60%)、中国北车停牌并启动换股,6月8日以中国中车之名复牌,复牌当日中车一字涨停后连跌6个交易日,市值蒸发超3500亿元。面对此情此景,股民笑称“中车还是改回来叫南车吧,因为北车已经蒸发掉了”。

  自合并传闻传出后,南车、北车股价狂飙突进,中国中车也被投资者加冕为“中国神车”,成为本轮牛市的话题中心之一。甚至在南北车停牌的一个月间,其舆论热度也从未稍减。而复牌之后的一连串大跌,让投资者差评不断,口水段子更是像暴雨般倾盆而至。

  当中车股价下跌的苗头刚刚显露的时候,已经有人担心中车会不会成为第二个中石油。这种担心还连累了整个央企整合板块,以至于投资者相互戏谑称“侠之大者,为国接盘”一语成谶,对央企合并也多了一分怀疑,甚至有投资者因此质疑国企改革的目的和结果。段子手笔下生花,“中车一定会涨的,别问我为什么,我也不知道,我就是安慰一下你”。

  尽管如此,仍然有不少观点表示看好中车。中车复牌前,曾有不少分析师反复提醒风险,称“在南北车股价累计涨幅过高的背景下,中车能否延续南北车股票此前的辉煌并不好说”、“中车基本面稳健,但相对于全球铁路装备同业的市盈率对比,中车估值偏高”。

  中车开始暴跌后,部分券商机构以及一些投资者表示,对中国中车仍然“看好”。一些受网民追捧的投资大V表示,“中车将重返领头羊”,并安慰部分股民“不要恐慌”。

  中车复牌首日,中金公司发表研究报告将中车评级评为“推荐”。报告称,推荐是中金在最为乐观的假设下,综合考虑中车的发展前景、固执水平以及资本市场情况后得出的结论。北京高华亦在同日发布的研报中称,“动车组需求具有可持续性,仍然看好中车的基本面,以及一带一路战略会给中车带来海外收入机会”。

  中车的影响力还超过财经界,现身社会新闻。6月12日长沙某纸媒报道,一长沙股民170万元四倍融资全仓中车,恰巧中车在6月9日、10日两个交易日连续跌停,该股民因为本金尽失跳楼自尽。这则新闻引来大量网络媒体转载,更一时间刷爆了微信朋友圈。

  尽管这则新闻后来被证明是一次乌龙,媒体报道的信息源来自股吧中的一个帖子,而自杀苦主和发帖网友相隔千里。两件本不相干的事情因为中车而牵连一起,只是因为被中车套牢的股民不在少数,使用高杠杆工具追概念的投资者不在少数。尽管不少股民都经过上一次熊市,但面对中车的一泻千里,还是需要从“跳楼”的新闻中找到些许慰藉。

  从中车下跌开始,就有不少投资者在中车的微博里讨说法,甚至留下恶言秽语,发泄不满情绪。面对投资者的各种诘问和质疑,中车官方微博一句“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不仅没能平息网民怨气,反而火上浇油,其后重车官微不得不“出尔反尔”关掉评论功能。有网友表示,“(中车)关闭并退出微博,多少人带着对央企合并支持国家的期望,而最终被套牢。我亏得不多,但是你让所有支持你的人失望了。”

  《北京商报》对网民在中车官微里“撒泼”一事这样评论,“微博作为一个开放的平台,带来的应该是交流而不是撕裂,是通过共同的理性交流,形成舆论”、“微博没有做股民出气筒的义务,股民更没有讨伐官微的权利”、“既然愿赌,就要服输,莫要矫情”。
作者: 远山    时间: 2015-6-19 07:09
本帖最后由 远山 于 2015-6-19 07:12 编辑

中车股价运行模式
2015-06-18 17:08:21评论(0) 股票
9  
很多人是在中车更名之前进入的,就是为了赌中车出来之后大涨。

细心的人会发现,明知道中车的停牌时间,但是中车停牌之前一直在调整,中车复牌之后第二天即跳空上涨然后巨量收阴,并且几乎由涨停到跌停,这种巨量反切前一天的涨幅里面,肯定是死亡走势。

但,中车后面连续下跌,为什么没有反弹,何况那么多资金在博反弹。

问题就出在这里。

中车复牌第二天大跌,于是就进入了很多人的视野,很多人看盘一定是紧盯着中车的,因为中车对那些融资盘巨大的股票一定有巨大影响---这恰恰把中车晒在了太阳底下。

越来越多的人继续融资加码买进中车,但是中车却一路往下,为什么,正是这些加码的融资盘害了自己的同盟军----太多的融资盘需要盈利,但是短线谁也不会往上拉升,只是买进等别人拉升,这种等待是致命的,短线客受不了一定会止损出局的,而一旦跌幅加大,砍仓盘也必须出局,于是就形成了中车的亡命狂奔。

正是融资盘害了中车。

从这里会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

大盘上涨的时候,某只股票融资盘巨大,往往意味着筹码被锁定,上涨就轻松了。特别是连涨的时候效果更佳。

反之,极端情况下,连跌就要害死人了。

那么,你就会理解为什么券商股保险股起不来,因为这里面融资盘巨大。要是中信证券这种股票,被死盯着,别看权券商股现在行情火爆,也容易出现踩踏。


券商股很多人没看懂为什么不涨,你看看它们的走势就感觉得到,原来里面还有那么多融资盘等着上涨呢。

这波股市,卷进来无数资金,被利益冲昏了头脑,先是糊里糊涂爆赚,然后又糊里糊涂爆赔。

另外,创业板顶部连续大阴线,这种出货手法,见都没见过,所以只有避开。做短线,会中招。

大盘再跌一天,就把这一个多月的巨量做成锅盖加上了封条。
作者: 远山    时间: 2015-6-29 19:54
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 ... /153322543855.shtml

收评:中国中车暴跌8.60% 复牌后股价腰斩
2015年06月29日 15:33  新浪财经 微博 我有话说(423人参与) 收藏本文     
收评:中国中车暴跌8.60%复牌后股价腰斩
热点栏目资金流向千股千评个股诊断最新评级模拟交易客户端
舆情牛股 消息股汇总:6月29日盘前提示中集集团涨势涨停
Level2行情 沪深Level2十档行情 掌握主力动向
  新浪财经讯 周一早盘中国中车(16.69, -1.57, -8.60%)低开高走,最高达18.70元,一度翻红,之后呈单边下跌趋势,午后开盘,中国中车低开低走,小幅回升后继续下跌,截止收盘,报16.69元,跌幅8.60%,成交173.20亿。

  消息面,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中车)董事长崔殿国在刚刚结束的第七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企业家早餐会上说,中车将继续秉承诚信、创新的理念,保质保量兑现合同,进一步加大美国市场的开拓力度,努力为中美经贸投资合作做出贡献。

  这是中国中车成立不到一个月内,董事长崔殿国的首次国际亮相。目前,中国中车产品已出口全球六大洲近百个国家和地区,并逐步从产品出口向技术输出、资本输出和全球化经营转变。

  中国中车所属北车(美国)公司去年中标波士顿地铁项目,大部分车辆均在马萨诸塞州春田生产基地完成生产,在美国采购部件占车辆材料成本超过60%。崔殿国表示,目前该项目正在按照要求稳步执行,春田生产基地的土地已经如期购入,计划于今年秋天举行工厂奠基仪式。


作者: 远山    时间: 2015-7-7 00:09
评论:中车的下跌有唇亡齿寒的感觉

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 ... amp;r=u&rfunc=1

评论:中车的下跌有唇亡齿寒的感觉
2015年07月06日 17:25  证券市场周刊·红周刊 微博 我有话说(22人参与) 收藏本文     
舆情牛股 消息股汇总:7月6日盘前提示十只股整体涨幅达3.38%
Level2行情 沪深Level2十档行情 掌握主力动向
手机炒股 涨停尖兵:高频监控盘中涨停股
  《红周刊》特约作者 彭肇建

  又一次要提中国中车了。南北车合并停牌前一个交易日5月6日,中国南车(18.04, 0.91, 5.31%)报收29.45元,中国北车报收29.98元。当时有一种说法,那就是南北车合并后中国中车的股价,可以涨到中国南车的收报价加中国北车的收报价,即29.45元加29.98元等于59.43元。当然,这只是用于鼓舞士气,不会有人把这话当真。

   5月6日沪指报收4229点,中国中车复牌前一个交易日6月5日沪指报收5023点,这段时间沪指上涨了18.77%。中国中车涨到59元没人当真,但补上18.77%这段涨幅却是大多数人的预计。中国中车6月8日一字板涨停,6月9日继续以涨停开盘,这也与人们的预计相吻合。因为6月8日沪指报收5131点,与5月6日相比已上涨了21.32%,中国中车两个涨停也就是上涨了21%。但接下来却是中国中车从涨停打到跌停,最后以下跌9.32%结束当天的交易,随后是一路下泻。

  我虽然没有指望中国中车上涨,但也没有想到中国中车会下跌,我把中国中车看作一面山顶的红旗。红旗已在山顶,当然不能再攀高了,然而它在召唤下面的部队向上挺进。这种山顶红旗的作用,在我们曾经经历过的牛市中经常能够看到。当山顶的红旗向下坠落时,敢于向上攀登的股票那是凤毛麟角,不是我们这种人能够识别的。如果一方面在嘲笑买中车的行为是逆势而动,另一方面又在推荐某某股票可以在短期内创新高,那真是把自己看作股神了。

  中车的下跌让我有唇亡齿寒的感觉,既然我把中车看作一面山顶的红旗,那么中车下跌引发我的认错,就不能局限于中车这只股票。也许在杠杆上涨的牛市里,红旗不可能矗立在山顶上,因为对融资盘来说,股票不涨就意味着亏钱。既然中车这面红旗到了山顶就下来,没能矗立在山顶上,那这之后它只能对大盘显现向下的牵引作用。我在茶坊里曾经提到过的那位景观设计师,也就是90后股民,6月14日要我推荐股票,我就对他说:“在中国中车这样下跌的情况下,我怎么敢推荐股票啊?!”

  我的看法是,深沪股市6月26日2000只股票跌停,6月29日1500只股票跌停,与中国中车6月9日从涨停开盘到几乎跌停收盘这一情景有着密切关联,这是唇亡齿寒的必然结果。■




欢迎光临 远山·海阔天空 论坛 (http://www.haikuotiankong.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