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山·海阔天空 论坛
标题:
视频素材
[打印本页]
作者:
远山
时间:
2022-3-18 22:52
标题:
视频素材
本帖最后由 远山 于 2022-3-29 14:19 编辑
视频素材
10位顶级投资大佬的100句投资名言,受益匪浅! (huawei.com.cn)
要在别人贪婪的时候恐惧,而在别人恐惧的时候贪婪
作者:
远山
时间:
2022-3-18 22:54
本帖最后由 远山 于 2022-3-26 20:28 编辑
30岁之前买房的年轻人:有人买房后打两份工,有人建议量力而行 (huawei.com.cn)
普通人赚钱的真相 (qq.com)
26岁年轻人的暴富梦:一线城边的三套房,让我和妹妹成为“失信人”,倒欠银行上百万 (qq.com)
洪榕:A股港股化的最大风险不是仙股化 (qq.com)
作者:
远山
时间:
2022-3-26 21:05
本帖最后由 远山 于 2022-3-26 23:23 编辑
在要多快就能多快的消灭财富方面,中国和美国的股市是一样的,其实全球的股市都差不多,短则三五天,长则一两年,统统让你有来无回,不怕你钱多,对于90%的股民来说,股市就是让你的钱越炒越少的一个赌场。
2020年7月14日在上海上市的科创板恒誉环保688309,上市价格每股24.79元,当天开盘价97.44元就是历史最高价。
从97.44元以来,到今年3月16日创下历史最低价13.8元,最大跌幅达到吓人的85.8%
2021年5月5日在美国上市的诚实公司HNST,上市价格每股16美元,当天创下23.88美元的历史新高。
从23.88美元以来,到周五盘中创下的历史最低价4.2美元,最大跌幅达到惊人的82.4%
当然这还不是跌幅最大的,没有最惨,只有更惨。
在3月13日的视频里,我们提到在美国上市的我国的滴滴跌了90%,在2月15日的视频里,我们提到美股尼古拉跌了90%,当然目前它们都有所反弹。
我们现在已经看到了像这样的一个又一个图形:当它们开始上市交易时,一个很高的价格,然后在几个月或一两年后,就没有多少了。
未来这样的图形还会不断的在股市上演,有无数前仆后继的股民的财富就这样被消灭了。
作者:
远山
时间:
2022-3-27 09:23
不要被美股指数的上涨所蒙蔽,从2015年以来,95%以上的个股跑输了标普500指数,跑赢的股票只有个位数。
作者:
远山
时间:
2022-3-28 14:30
本帖最后由 远山 于 2022-3-29 11:03 编辑
“赌徒校长”卷跑3万人学费?员工:他心思都在炒房上 (huawei.com.cn)
当年上课不用钱的万门大学,昨天一口气把学员全收割了 (baidu.com)
坑了3万人,童哲去哪了 (qq.com)
作者:
远山
时间:
2022-3-28 14:46
本帖最后由 远山 于 2022-3-29 11:04 编辑
不要卖房创业,不要借钱创业 / 来自卖掉4套房,负债1亿创业者的忠告 (qq.com)
卖了4套房,创业12年,如今负债1亿,无家可归 (qq.com)
2021年3月17日,王荣辉在自己的公众号上发文,标题是卖了4套房,创业12年,如今负债1亿,无家可归
2009年她卖了第一套房创业进入早教行业
2011年卖了第二套房开分店扩大经营
2016年生意越做越大,卖了第三套
2019年她创办的育儿早教机构先后获得多轮融资,估值超过5亿元
时间来到2020年2月,疫情爆发了
早教机构关门,不能经营,没有收入,但房租、物业、老师们的社保工资却需要照常开支。更要命的是,疫情停课还引来一波退费潮,前后退费超过3000万,同时还有物业租金2000多万,老师工资社保2000多万,一笔一笔只出不进,公司出现了严重的现金流问题
疫情初期,王荣辉总觉得艰难时刻马上就会过去,在2020年卖掉自己住的房产,这是她卖出的第四套房子,她搭上了全部的家庭积蓄,甚至以个人名义向银行担保贷款,以确保公司正常运营
她在文章中写到,她就像一个疯狂的赌徒,掏空一切押注,只为最后一搏
然而,疫情反复,即便投入巨大的金钱和精力,公司依然没有回到正轨。最终,王荣辉欠下了约1亿元的债务。
2022年3月26日,她接受中国企业家杂志的采访,王荣辉最后总结道:如果实在要给创业者一条忠告,那就是:不要卖房创业,不要借钱创业。有多少钱,干多少事,有多大能耐,扛多大事。要给家庭最基本的保障,要时时关注企业的风险承受能力。否则,九死一生的创业,会带你奔向万劫不复的深渊。
过去三年多来,疫情至今都没有结束,王荣辉这样的遭遇不是一个,有太多的企业和个人在疫情中损失惨重,有在2019年底租下店铺刚装修好准备来年大干一场时,突然疫情来了。
回顾过去的20年,如果王荣辉不卖出四套房多好呀。
其实可以这么说,过去的20年,对于没有太大能力去勇敢创业的我们普通人来说,最好的创业就是买房。
作者:
远山
时间:
2022-3-29 11:00
中产的尽头是滴滴,北大的尽头是县城,马云的尽头是普通人 (qq.com)
作者:
远山
时间:
2022-3-29 17:35
镇江房主哭诉:我家市中心的房子,1万/㎡都卖不掉… (qq.com)
挂牌近3年!直降27万!镇江这些二手房超难卖 (qq.com)
作者:
远山
时间:
2022-3-29 21:33
许家印又变卖家产了!深圳980平豪宅:狂降1.2亿大“甩卖” (huawei.com.cn)
作者:
远山
时间:
2022-3-31 14:33
疫情下的北京失业中年 (qq.com)
辞职回到浙北农村:我种菜这一年 (huawei.com.cn)
作者:
远山
时间:
2022-3-31 15:04
本帖最后由 远山 于 2022-3-31 15:11 编辑
老王是2009年成都985毕业,应该是电子科技大学,作为一个四川人,深知自己迟早要回四川,他觉得北京有底蕴,于是准备先来北京看看,过一两年就回去,毕竟从小到大没离开过四川,再不出去看看就迟了。
到北京后随便找了个工作,工资7000多,在学校参加
校招才给4000多,
吓了一跳,就加入了从事安卓开发。
工作到第三年,奖金没有同事高,于是就准备跳槽。
找了家公司面试,此时安卓开发开始火了,结果公司让他下午就来上班,月薪三万,此时是2012年。
当时他就被吓住了,后来一打听,才知道他这样的三年安卓经验、过硬教育背景的人,在互联网公司那里就是这个价。站在北京西二旗贴满“招租广告”的天桥上,买了一袋糖炒栗子,他觉得自己可能要出息了。
于是他欢乐入职,到2013年他已经买了辆特斯拉开了。
随后认识了公司搞测试的妹子,也是四川的,2015年结了婚。
婚前收入不错,攒了一些,本来准备回老家买房,不过2016年房价大涨,作为后知后觉的年轻人,而且他们本来准备回成都买房,一直没当回事,直到2016年下半年才意识到他们应该在北京看看,一看就想买,到处借钱凑了首付,没想到买到了房价历史大高点,背上了一个月一万六的贷款。
毕业五年后在小公司混得不顺心,公司发展也一般。
他又开始投递简历,没想到很快就收到了一个大厂的消息。
这公司作为全国前三的互联网大厂,当年去他们学校校招时全校总共招了不到五个人。
当时在学校毕业前,他也去参加校招面试,没有成功。
没想到这次社招却很顺利,他就去了自己心心念念的大厂。
对方问预期工资,他稀里糊涂说你们看着给吧。进了公司后,之前通过校招进入这家公司的老同学请他吃饭, 他不小心透露了工资,结果那个老同学很快就辞职不干了。
人生无常。
没过几年,他当上了小主管,不用从事最底层的写代码了。
后来的日子过得飞快,因为房子买了,要安心还贷,孩子出生了。
由于老王收入不错,老婆干脆不上班了,又生了一胎,家里有余钱,又在北京买了一套小的不太能住的学区房,储蓄也花光了,这下房贷冲到了三万多。
然后就到了2022年年初,风暴降临了。
其实去年年底就有了苗头,当时中概股在海外一直状态不太好,他不少的同事股票下跌过程中没破产,补仓补破产了。
国内市场也不如以前好做了,公司很多盈利项目也转入亏损,他们整个团队都被裁了。
从公司办理好离职手续出来后,老王突然有种悲凉,这辈子都进不去这栋楼了。
回家后他也不跟老婆说自己被辞退的事,天天跟之前一样去上班,想过开网约车,后来又觉得开网约车不行,好歹自己之前编过代码,于是又投资简历不停面试。
最后他愿意去的公司都在裁员,不愿意去的还对他挑三拣四。
这个世界怎么了?
后来他又去图书馆抓学习,可是心态不好,看不进去,到处张望,发现那里有很多和他一样装学习的中年人,奇怪的是,一眼就能认出来对方跟自己差不多。
直到有天他正准备出门装上班,媳妇叫住他,跟他说有啥事都可以家里商量,没必要自己抗。
其实,他媳妇说早就知道他被辞退了。
哦,原来知道了啊,那还装啥。
后来反倒是他媳妇把他开导明白了。他老婆说,咱们当初不是说好了要回成都嘛,北京这地方环境也不如成都好,咱们一家子都得了咽炎,小孩也喜欢成都,上次回去都不想回北京。
他说对啊,自己怎么没想到。
咱们也没户口,当初买学区房也是准备如果搞定户口就在北京上学,现在看不太可能了,反而不用操心户口的事了,咱们不是有成都户口嘛,回了成都反而省心。
他说对啊,自己怎么没想到。
媳妇又说,算过了,回了成都让老人帮忙带孩子,两口子都去上班,这些年也有积蓄,卖了北京房子回成都买,日子应该不会太难。
他说对啊,自己怎么没想到。
所以前段时间他把小学区房脱了手,加上手里的余钱,终于不再担心房贷了,接下来准备把2016年底买的,目前在住的这套也卖掉,然后一家子回成都
回成都之前,他想跟北京的小伙伴都吃个饭,问了一圈,发现也省事,其实不剩几个了,自己竟然还是走得比较晚的,人生无常。
老王感慨“十年京华梦”,曾经竟然以为自己是帝都人,曾经以为今后的日子会一直那样继续下去,没想到出其不意就结束了。
结束之后突然才想起来,自己当初来北京是想看看北京深厚的文化底蕴,没想到呆了十来年,天天加班玩游戏,连颐和园圆明园动物园八宝山都没去,于是带着全家开车把北京转了一圈,之前没感觉,这次转圈竟然有了一种全家到北京观光的体验,曾经毫无感觉的一些景点,竟然觉得非常高大上,自己有点高攀不起。
下定决心离开后,反而对京城有了新的理解:
以前觉得自己怎么有勇气离开呢?
现在觉得当初哪来的勇气留下来呢?
又觉得其实自己跟当初的同学没啥差别,只是自己一念之间来了北京,赶上了一波互联网红利,这几年有了不切实际的幻想,竟然想在京城定居,如今红利褪去,他也该撤离了。撤就撤吧,都挺好。
作者:
远山
时间:
2022-4-6 15:46
低收入群体到底该如何增加收入?其实很简单! (qq.com)
直击:房价与刚需!11位生活在北京的真实感受! (qq.com)
作者:
远山
时间:
2022-4-7 23:10
美国2021年GDP中,“房地产”占比高达11.52%,仍是经济支柱 (qq.com)
作者:
远山
时间:
2022-4-21 20:58
被裁员后无收入,二胎家庭面临房贷断供,直降210万卖房 (qq.com)
作者:
远山
时间:
2022-4-22 13:22
本帖最后由 远山 于 2022-4-22 21:22 编辑
被裁员后无收入,二胎家庭面临房贷断供,直降210万卖房 (qq.com)
渔村人退潮本地投资客再接棒 未科三兄弟才是杭州最坚硬的泡沫? (baidu.com)
我计算了一下:如果415万卖出,减去欠银行的本金182万(按揭193万,已还款4年,月供11400,其中本金还了11万,利息还了43.7万),到手233万。实际升值赚了=415-276-43.7=95万
作者:
远山
时间:
2022-4-22 13:23
北漂十年后,一个作家决定逃离|上海|邓安庆|永隔一江水|苏州_手机网易网 (163.com)
作者:
远山
时间:
2022-4-23 23:26
美国2021年GDP中,“房地产”占比高达11.52%,也是经济支柱_腾讯新闻 (qq.com)
作者:
远山
时间:
2022-5-20 11:35
人类将第一次生活在中国经济体量两三倍于美国的世界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18.05.2022 (sputniknews.cn)
作者:
远山
时间:
2022-6-7 23:53
国内原油在2008年达到每桶145美元的峰值。它昨天收于118.50美元。那么,为什么泵中的天然气处于历史最高水平呢? (wallstreetonparade.com)
作者:
远山
时间:
2022-6-10 14:50
本帖最后由 远山 于 2022-6-10 15:12 编辑
今年以来,楼市的松绑力度是史无前例的,首付最低20%,贷款利率最低4.25%,有不少年轻人动了买房的心了,买房是件大事,甚至需要六个钱包的支持,在这里远山有5点忠告:
1、中国的GDP在未来15年还会翻一倍,我们今天所有的一切都来源于经济的增长,未来15年,我国房价的涨幅肯定会和GDP的增速相匹配,房价会保持一个合理健康向上的慢慢涨的走势,房价没有任何下跌的空间和理由。任何看跌中国房价的人都是在唱衰中国经济,远离这些看不清未来趋势的人。
2、能贷款买房,就不要全款。首付越低越好,最好做到20%,贷款利率也是越低越好,能用公积金贷款最好,或者公积金和商业贷款组合也可以。
3、贷款时间越长越好,能贷款30年,就不要贷款20年。因为持续的通货膨胀和未来的收入上涨,基本上在你还款10年后,还月供变得容易多了。
4、能动用六个钱包就要用上,在能力范围内,凑更多的首付款买更大的房子,否则十年后你会后悔买小了。因为持续的通货膨胀会让十年后的房价比今天贵得多。
5、在能力范围内,往更高级别的城市买,能买一线就买一线,实在不行就买新一线和二线,实在都不行,最后也要在省会城市买。当然如果你工作在三四线城市,在当地买套自住房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如果是投资的话,则肯定要往更高级别的城市买。
作者:
远山
时间:
2022-6-11 16:16
本帖最后由 远山 于 2022-6-11 19:08 编辑
远山大哥,我想问一下,咱这个小区的房子贵不贵呀?
单价6000多呀,还真不贵,首付20%10万多点,咬咬牙还能承受
另外,我还想问一下,咱这个小区楼间距看上去也太小吧?采光能行吗?
采光,天不亮你就出门上班挣房贷去了,摸着黑才回来,周末还要加班,你要啥采光呀
作者:
远山
时间:
2022-6-15 13:16
本帖最后由 远山 于 2022-6-15 14:09 编辑
如果回到5年前,再也不买房了。
这条河叫潮白河,河对岸是北京,河这边是河北,也叫环京。
2017年最疯狂的时候,这儿的房价被炒到了单价超过3万,如今潮水退去,市场价只有11000,跌去了60%,潮白河见证了一个又一个炒房被套的故事。
现在房价见底了吗?全国各地都在松绑救市,2017年高价买房的还能解套吗?
疫情以来有些人被裁员没了收入断供,最后房子惨遭银行收回被拍卖,拍卖后的钱都不够还银行的尾款,还得倒贴,首付亏没了,白还了3、5年左右的房贷,啥也不说了,买房买成了负资产,这在全国其它地方真不多见
现在房价见底了吗?全国各地都在松绑救市,2017年高价买房的还能解套吗?
作者:
远山
时间:
2022-6-17 13:37
比特币跌幅惨烈 赵长鹏身家大幅缩水 | 联合早报网 (zaobao.com)
作者:
远山
时间:
2022-6-17 13:38
香港5月破产呈请按年升逾35% | 联合早报网 (zaobao.com)
作者:
远山
时间:
2022-6-20 08:17
房子刚卖出,拆迁公告发布!浙江男子一夜亏了100多万,怒告买家和中介,法院判决亮了 (thepaper.cn)
作者:
远山
时间:
2022-6-20 08:18
中国新观察|东北流失的人口都去哪了? (baidu.com)
作者:
远山
时间:
2022-6-23 08:26
三亚凤凰岛破产重整,坠落神坛十年间:房价从每平15万跌到4.2万 (baidu.com)
作者:
远山
时间:
2022-6-23 23:45
Ray Dalio:降低通货膨胀将付出巨大的代价 - DollarCollapse.com
作者:
远山
时间:
2022-6-24 20:26
美国开始变得更穷 (k-politika.ru)
作者:
远山
时间:
2022-6-25 23:45
本帖最后由 远山 于 2022-6-25 23:58 编辑
媒体:美国盟友就对俄制裁带来的后果表示不满 - 2022年6月25日,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sputniknews.cn)
经济制裁 美尝苦果 | 联合早报网 (zaobao.com)
来源:台湾中时新闻网
俄乌战争后,美欧诸国对俄罗斯发起的国际制裁超过4个月。然而,不同于过去被制裁国通常陷入经济孤立与封锁困境,俄罗斯货币卢布却刷新战前汇率水平而迭创新高,其经常帐户的盈餘也超越往年,可能高过2000亿美元。反之,发动制裁的西方多国却陷入40年来最严重的通膨,各国领导人呼吁人民节约能源、省吃俭用。货币当局纷纷以升息手段遏制通膨,却又担忧经济陷入“硬着陆”的衰退风险。那么,到底谁是国际制裁的真正受害者?
制裁肯定对俄罗斯的企业和人民造成一定程度的不便,但西方企业与消费者所受的代价恐怕也不小。在英、德、法、意等10个欧洲国家进行的民调显示,近半数欧洲人支持俄乌和平方案尽快达成,而支持恢复乌克兰领土完整的比例却只略高于2成。国际制裁没有让俄罗斯停止“特别军事行动”,却让人愈来愈难以忍受战争的持续,只因其连带效应造成物资价格飞涨,严重影响了普通人的民生消费。
为何对俄罗斯的制裁行动更像美欧国家是对自己制裁?法国经济学家萨皮尔(Jacques Sapir)认为,西方的决策者可能被现有衡量经济规模的指标愚弄了!确实,如果按照国内生产总额(GDP)的排名,俄罗斯排在全球前10名以外,经济总量不及美国的1/10。然而,2014年俄罗斯占领克里米亚后的国际制裁却不见其受到大幅影响,反而在欧洲、中东、亚洲的外交及地缘政治影响力不断扩张。2019年《经济学人》杂志就问到:“何以一个经济像西班牙一样规模的国家,能够做到这点?”
萨皮尔观察,汇率是西方误判的一个重要角度。如果以市场决定的名目汇率来计算俄罗斯GDP,那么它确实就是像西班牙一样大的经济体。然而,如果以购买力平价来计算,其规模应该如欧洲第一大经济体德国一样举足轻重。
萨皮尔还问到,在GDP里计算不同部门的金额真的等值吗?在他看来,比起工业部门及原油、天然气、铜、农产品等资源部门,服务业的价值被过度高估了。例如网飞股价(Netflix)的本益比是全球最大食品业雀巢公司的3倍,但对真实维系生存所需而言,娱乐和金融服务会比食物与能源重要吗?
除了GDP规模与重要性之外,西方也忽略了俄罗斯在全球国际贸易流动的角色。虽然俄罗斯不是全球许多商品如石油、小麦的最大生产国,却是最大的出口国家。因此,不同于以往制裁委内瑞拉、伊朗的成功经验,想以制裁俄罗斯的手段达成军事、外交、政治目的,难度无疑是大幅度提高。
虽然参与制裁俄罗斯的西方国家GDP占全球近半,然而总人口大约只占全球的13%,而俄罗斯与中国大陆人口就占了20%。换言之,全球还有2/3不站队的人口,其中包括美国盟友印度、沙特阿拉伯等国。他们对国际贸易各种进口物资的需求,都促使其选择对制裁俄罗斯不表态。例如,当原油从战前的每桶75美元涨到110美元之际,印度仍能凭藉与俄罗斯的良好关系,购买到低于70美元的原油,而西方消费者只能承受高涨到天边的油价。
因此,美元的武器化只得令美元的国际使用份额缩减,同理也发生在SWIFT的国际支付系统。在人类的生存面临风险时刻,花拳绣腿的金融武器看来威力强大,却在能源与粮食等关键物资面前,显得微不足道。
西方国家想以经济武器围困俄罗斯,但决策者们引以为判断依据的GDP经济规模,却是被华而不实的名目汇率与过度美化的服务业灌水的数字,高估了自己,低估了对手,也使得封锁他人的经济制裁手段像是惩罚自己的武器。结果就是牺牲了国内民众的福祉,政治领袖们也难免面对民望下滑的苦果。
(作者叶家兴,香港中文大学金融系副教授)
作者:
远山
时间:
2022-6-29 13:05
疫情挡不住2000万+,豪宅客户在看什么? (qq.com)
开发商正在放弃刚需 (qq.com)
刚需犹豫上车的时候,豪宅在遭到疯抢 (qq.com)
豪宅任性“挑客”、大设门槛却开盘“日光”!有人手持千万“一房难求” (huawei.com.cn)
当下,普通人发财的机会有多大? (huawei.com.cn)
Steve.feng
来自河北
只有前15%的人群能够买得起商品房。
所谓改善,就是把目标客户锁定在前10%的人群。
所谓刚需,属于后80%的人群。
挣穷人的钱太难,只能努力讨好前10%的人群。
我们汽车行业,也是如此。
森林的小虎
来自山东
在经济下行影响下,刚需人群反而成了观望党,降首付降利率吸引的却是一些兜里还有钱的改善群体,所以楼市利好政策影响的是这部分改善人群,而刚需人群明显对未来信心不足,收入和存款的限制并不是降点首付利率能治本的,恢复经济发展,让刚需人群腰包再次鼓起来才是正解!最后,怕断供、不敢轻易购房成为刚需者的普遍现象,毕竟花销地方实在很多,刚需人群保住工作、收入,是当务之急。
Henry(杨乐乐)
来自台湾
按照台湾以前的经验,市场低迷时,反而豪宅不受影响,低总价也卖的比较好。
LEE军
来自广东
现在大城市买房子,几辈子陷入死循环,不管是土豪还是普通百姓
战后柒拾伍年
来自浙江
房票保不保贵就看政策,可能一夜之间成废纸
作者:
远山
时间:
2022-6-29 14:13
2000年我国GDP是10万亿
2021年GDP是114万亿
过去的20年GDP增长了10倍
2000年我国平均房价是2000
2021年平均房价是1万
过去的20年房价增长了4倍
作者:
远山
时间:
2023-1-26 07:06
美元薅羊毛
欢迎光临 远山·海阔天空 论坛 (http://www.haikuotiankong.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