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山·海阔天空 论坛
标题:
中国经济
[打印本页]
作者:
远山
时间:
2021-11-16 07:41
标题:
中国经济
中国经济
作者:
远山
时间:
2021-11-16 07:42
10月份PPI上扬13.5% 创26年来最大涨幅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升1.5%
来源:联合早报 作者: 孟丹丹 北京报道
2021-11-11 05:00
标准
中国10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1.5%,不过猪肉价格下降44%。图为福建省会福州市民昨天在超市挑选猪肉。(中新社)
中国10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1.5%,不过猪肉价格下降44%。图为福建省会福州市民昨天在超市挑选猪肉。(中新社)
中国国家统计局昨天发布通胀数据,10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创26年来最大涨幅,同比上涨13.5%;受蔬菜价格飙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回升1.5%,为去年9月以来最高位。
受访学者认为,受猪肉价格触底回升及上游原材料价格传导,后续CPI涨幅会缓慢抬升;但由于需求依然疲弱,整体经济不振,物价很难全面上涨。
10月份,中国北方暴风雪造成蔬菜减产而价格飙升,一度出现“菜比肉贵”。不仅蔬菜、瓜子,调料等食品也纷纷上调价格。
中国统计局数据显示,10月CPI环比由上月持平转为上涨0.7%,其中食品价格由9月下降0.7%转为上涨1.7%;CPI同比上升1.5%,涨幅比上月扩大0.8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中的猪肉价格下降44.0%。
中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王军受访时表示,10月份CPI同比上涨过快,主要受非食品价格影响,包括受上游传导影响较大的交通通信以及居住类。
对于后续CPI走势,他说,目前猪肉价格已触底反弹,而蔬菜价格影响会减弱,CPI将因猪价以及上游原材料价格传导而继续抬升。
CPI接下来料温和上涨
今年以来,全球通胀持续居高不下,主要经济体物价指数接连创新高。联合国粮农组织食品价格指数显示,10月全球食品价格攀升至自2011年7月以来最高点。中国一些食品企业也纷纷提价,一些民众担心物价会全面上涨。
王军表示,接下来CPI会温和上涨,但CPI主要受需求拉动,受供给影响相对较小,而“面对疲弱的需求,整个经济的不振,很难全面涨价”。
中国国家统计局高级统计师董莉娟昨天解读10月CPI上涨时称,主要受特殊天气,部分商品供需矛盾及成本上涨等因素影响。
她也对10月PPI涨幅扩大,解读为主要受国际输入性因素叠加国内主要能源和原材料供应偏紧影响。
王军认为,10月中国PPI加速上涨主要源于供给冲击;其中外围因素是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特别是原油价格上升至七年来高位;国内因素则是煤炭等原材料供应偏紧,供需错位严重。
他认为,如果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居高不下,中国国内产业政策不能顺利调整,结构性通胀局面仍将维持一到两个季度。
对于中国官方会否采取货币从紧政策管控通胀,王军认为“不现实”。
他解释说,一方面存在结构性通胀,另一方面面临经济下行风险加大,稳增长压力加大,大量的中下游中小企业压力加大,需要放松政策。
他说:“既要刺激经济稳增长,又要考虑到过度刺激、过度放松,不仅会造成物价上涨,还有资产价格的上涨,这是个两难的问题。”
作者:
远山
时间:
2021-11-16 07:42
缓解经济V型回弹乏力担忧 中国10月多项经济指标好于预期
来源:联合早报 作者: 孟丹丹
2021-11-16 05:00
标准
今年10月份中国70个大中城市中,52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下跌,5个城市持平,仅13个城市房价环比上涨。房价环比下跌城市数量占比已超七成。图为福州一处新建楼盘。(中新社)
今年10月份中国70个大中城市中,52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下跌,5个城市持平,仅13个城市房价环比上涨。房价环比下跌城市数量占比已超七成。图为福州一处新建楼盘。(中新社)
孟丹丹 北京报道
中国国家统计局昨日发布10月经济数据,工业生产、消费等主要指标出乎意料好于预期,缓解外界对中国经济V型回弹动力消失的担忧。不过,房地产以及基础建设投资持续回落。
受访业者认为,中国消费增速虽难以为继,但出口、制造业投资等内生动力仍稳健,四季度经济增速不会破“4”。
中国统计局数据显示,10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由3.1%回升至3.5%,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4.9%,较上月加快0.5个百分点,两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超预期。
中国国家统计局发言人付凌晖昨天在发布会上表示,制约经济的短期因素逐步减弱,部分能源产品供给偏紧状况逐步改善,高技术制造业等保持较快增长,工业生产出现积极变化。
在消费方面,“十一”黄金周旅游人次及收入增长虽低于疫情前水平,但电影票房、“双11”预售,以及年轻人失业率下降等积极因素使得消费韧性继续显现。
昨天公布的投资数据显示,1至10月,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1%,为去年12月以来最低;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1.0%,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速放缓至7.2%,创年内最低水平。
今年第三季度中国经济增速失守5%,中国经济的两个重要引擎房地产及基建投资持续回落,外界担忧中国经济复苏动力正在丧失,不少分析机构预测四季度会有“破4”风险。
付凌晖昨天强调说,在新经济以及一些重大项目落地等带动下,中国经济仍将保持稳定复苏态势,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
专家:
第四季经济仍有下行压力
他说,下阶段,中国基础设施投资有较好的支撑,随着“十四五”规划一些重大项目逐步落地,政府专项债发行进度加快,有利于基础设施投资增长。
不过他也指出,当前国际环境复杂严峻,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中国国内发展中阶段性结构性矛盾犹存,保持经济稳定恢复仍需加力。
中国民生银行高级宏观研究员王静文受访时表示,第四季度中国经济仍有下行压力,房地产下行势头难以扭转。同时,考虑到疫情防控或因北京冬奥会继续加码,消费和服务业难以明显反弹。
但“出口+消费+制造业投资,这几个内生动力都还稳健”。王静文说,基建投资托底增长作用会逐渐显现,再加上房地产纠偏,预计第四季度经济增速会在4.5%。
欢迎光临 远山·海阔天空 论坛 (http://www.haikuotiankong.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